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號文件為走好農業“最後一公裡”支招

http://www.CRNTT.com   2012-02-16 09:29:20  


 
  文章稱,圍繞農業科技創新機制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號文件提出要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完善農業科研立項機制和農業科研評價機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措施,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目前中國每年登記的農業科技新成果達3000餘項,但轉化率僅為40%左右,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30%,“最後一公裡”成為農業發展的瓶頸。過去片面強調市場化,忽視農技推廣體系的公益性,經費投入不足,條件建設薄弱,導致曾經建立起來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網破、線斷、人散”。多數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近10年沒有進大學生,部分地區基層農技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超過40%。

  一號文件提出要切實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隊伍建設,重視解決好農技推廣“最後一公裡”的問題,要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通過財政支持來完善基層推廣隊伍。

  農業科技創新最終落地還要靠種田人,目前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年齡大多40歲以上,平均年齡55.2歲,並且以婦女居多。新生代農民要麼不會種田、要麼不願意回去種田。設想二十年之後,目前在中國糧食生產第一線的農民隨著年齡變老幹不動農活時,他們的子女又不願意返鄉務農,中國的糧食安全將何以為繼?

  文章最後說,如何才能破解“無人種糧”、“無人養豬”的困局?有三條路可走:其一是從娃娃抓起,通過在義務教育階段中植入農業內容,增加對農業有興趣的未來接班人;其二是對目前義務教育之後的青年農民進行職業培訓,培育更多的種田能手;其三是通過優惠措施吸引部分進城人員返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