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易中天:決不能再設“道德祭壇”

http://www.CRNTT.com   2012-03-01 15:20:44  


 
四 節婦和淫婦,都有一本血淚賬

  道德的祭壇上,擺放著“壞人”,也擺放著“好人”。這就像遠古的祭品,有奴隸,也有貴族。但無一例外,壇上都是生命,壇下都是血腥,杏黃旗上都寫著“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一語道破天機。為什麼要有活人獻祭?為什麼要有道德祭壇?就是為了統治者和衛道士心目中的那個“道”,即他們要推崇和維護的核心價值觀。這就不但要“殺一儆百”,同時要“舉一反三”;也不但要將“淫婦”沉潭,還要表彰“節婦”,立貞節牌坊,美其名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貞節牌坊,是另一個祭壇。節婦,則是這祭壇上的祭品。不過,她們的任務是表演,表演貞潔。如果說,那邊殺掉的,是嚇唬猴子的雞,那麼,節婦就是聽話的猴子,是統治者和衛道士“價值觀的代言人”。做這樣的猴子,容不得半點閃失。寡婦守節之難,之苦,之悲摧,怕是只有過來人才知道。

  由是之故,節婦一旦失貞,責罰將超過淫婦。因為統治者和衛道士都是聖明的,豈能“看走眼”?你既然做不了“聽話的猴子”,那就只能去做“該死的雞”。而且,由於你曾經是猴子,還必須比雞死得慘。這樣看,韓寒有點冤。因為並沒有人說“學習韓寒好榜樣”。他不想做,別人也學不來。

  這種“節婦表彰”,跟“英雄崇拜”完全是兩碼事。榜樣也許都是英雄,英雄卻未必都是榜樣。崇拜英雄的人,也未必都跟著學。比如崇拜切 格瓦拉的,並不當真拿起武器,走進叢林。更重要的是,英雄崇拜,是個人的選擇;節婦表彰,是權力的奸淫。只不過,有的是誘奸,有的是強姦。

  因此,榜樣的力量,注定是沒用的。因為每個人的道路,都只能自己走,也就應該由他自己選。你硬要把他塞進這個模那個範,他就只能“裝模作樣”。表面上看,好像是你要的那個模型,那個範兒。實際上,你還是你,他還是他。

  只可憐那些節婦和淫婦,或者在牌坊前活受罪,生不如死;或者在地獄裡受煎熬,死不瞑目。真可謂:都有一本血淚賬。實際上,她們都是“祭品”,也都是“人質”。統治者和衛道士,要用其一人之“過失”,換取百姓之悚懼;一人之“功德”,換取萬眾之一心。這他媽的才真是“罪該萬死”!

  所以,殺一儆百和表彰節婦,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目的,都是要不顧人民群眾的自由選擇,強制推行統治者和衛道士的價值觀。但,把“淫婦”送上祭壇,或讓“節婦”自己去,需要一個認證,一張門票。這張門票,就叫“動機”。

五 動機,是道德祭壇的門票

  道德祭壇(也包括政治祭壇),為什麼要用動機做門票?因為動機是無法證明的。既然“無法”,也就“無須”。無須證明,豈不方便?指定即可。需要你做“節婦”(道德楷模),你的動機就高尚純正;需要你做“淫婦”(反面教員),就卑鄙下流。是好是壞,全由“壇主”或“祭司”說了算。

  如此趁手的武器,倘不利用,就是犯傻。於是,問動機,便首先被“工具化”,用來維護專制統治,進行官場鬥爭和階級鬥爭。比如一個諫官批評皇帝,馬上就有人問:是不是想通過誹謗君父,來博取“直言”的名聲?好,“大不敬”和“慕虛名”兩頂帽子,就結結實實給你扣上了。你說得清嗎?說不清。

  在這樣的“誅心之論”面前,沒有人能自證清白,自殺都沒用。自殺,在歷史上叫“陷君父於不義”,在文革中叫“自絕於人民”,統統罪加一等,死有餘辜。辯白,就更沒用。清者自清。沒罪,你辯白什麼?花言巧語吧?文過飾非吧?不打自招吧?反正,只要認定動機有問題,無論你說啥做啥,統統證明有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