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中評論壇:美國重返亞太對中國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3-13 00:12:08  


 
  第一,就是說本來基辛格和布熱津斯基他們都提出了,基辛格提的是太平洋共同體,布熱津斯基提的是大憲章,包括前面談到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從上述美國對亞太未來的規劃和實踐看,它的確是有很宏大的戰略在裡面,對華戰略部分似乎可以用誘壓、塑造和融合加以概括。但是這一戰略在被希拉莉、坎貝爾等對華強硬派一運作,它就變調了,因為他們在談到引用大西洋聯盟來整合歐洲的過程當中,實際上內涵著一點,那就是美國憑藉著大西洋聯盟,贏得了對蘇聯的冷戰。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對待大西洋聯盟的經驗和教訓上,我覺得它還總結了一條,那就是說美國認為,歐洲之所以在二戰後能在國際舞台上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聲音,最主要的原因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大西洋同盟把它從安全上整合到一起,但是經濟上脫離美國的歐盟一體化,基本上為歐盟形成一個獨立的聲音奠定了政治和經濟基礎。所以,美國實際上接受了一個教訓是甚麼呢?就是不能讓亞太地區再出現類似於歐洲一體化這種形式。所以它要強調,美國是太平洋國家,任何一個多邊機制美國都要參加,不能把美國排斥在外。

  第三個,我覺得是它對巧實力的認識的變化。奧巴馬政府認為,阿拉伯世界發生的劇烈動盪和新的民主化運動浪潮,讓美國在自由、民主和人權等意識形態問題上,重新找回一定的自信。也就是說,它發現,這是美國巧實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當它把這種巧實力運用到亞太的時候,它可以藉此有效地樹立中國所謂的“異類”形象。大家召集在一起開會,到最後一看,就你是“異類”。美國就是製造這麼一個效應。

  最後一點,美國的綜合實力僅僅與10年前其自身的實力相比,總的來說是下行的,而中國與10年前相比則上升特別快,我認為這種快的速度,超過了美國的預期,美國對此沒有做好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