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調整能源戰略 為穩增長加注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2-07-16 08:17:38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訊/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2011年,長期作為世界煤炭第一生產、消費大國的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煤炭進口國。

  美國國際能源事務特使帕斯卡爾在參加了2012年5月(北京)第四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後,就中美兩國能源合作,做了如下介紹與評價:“在此輪對話中,美中兩國重申了《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聯合聲明》中的承諾,表示美中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在維護能源安全方面擁有共同利益和責任,同時也面臨共同的挑戰。美中兩國承諾,將在穩定國際能源市場、建立應急反應機制、確保能源供應多元化、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等方面加強合作與對話,以及信息交流。2009年,美中兩國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在此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國國務院和中國能源局舉行了一場有關能源安全的分會。與會雙方重申,將在合作備忘錄的框架下,就負責任地開發非常規天然氣展開合作。通過‘非常規天然氣技術交流項目’(UGTEP),美國國務院和中國國家能源局同意,將在與非常規能源資源開發有關的監管和環境問題上,繼續拓展交流合作渠道。”

  投資與理財發表原國網北京電力建設研究院院長張嗣興文章表示,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隨著中國利益越來越向能源消費國集團及發達國家陣營靠攏,因人均國民收入過低而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標準,中國在進入混合經濟體這一特殊階段後,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能源戰略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十多年前,有鑒於國際上發達國家普遍推行電力市場化改革,國內因西南一座非國家電力公司的大型水力發電廠棄水的激烈社會爭論,引發了中國的電力市場化改革。十年過去了,現在普遍認為中國的電力市場化改革原地踏步,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最初改革設定的關鍵任務和目標沒有完成和實現。電力市場化改革,關鍵任務是要建立發電側競爭上網的發電側市場,建立用戶側用戶可以擇優選擇供電零售商的用戶側市場,通過兩側的市場化,實現服務優化,電價下降。而此10年正是中國抓住美國無暇東顧,快速發展的10年。能源是快速發展的動力。以電力為例,中國在這10年快速發展期,全社會用電量從2000年的1.34萬億度發展到2011年的4.7萬億度,增長了2.5倍。而電力供給經常還是有缺口的。電力緊張引發了火電建設的大發展,火電建設的大發展引發了煤炭業的大發展。有統計顯示,全國3種類型煤礦2011年1~8月總產量24.61億噸,比2000年的總產量12.5億噸翻了一番。煤炭價格也是打著滾的上漲。以秦皇島5500大卡的山西優混煤價為例,2000年是145元/噸,至2011年已升至850元/噸,增長了近5倍。與此同時,不僅石油進口增長,而且煤炭進口也不斷擴張,至今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煤炭進口國。燃料成本一般占據發電成本的45%左右,由於燃煤的漲價,上網電價也只能不斷提升。煤電輪番漲價,導致社會平均電價從2003年0.438元/度上漲到2011年0.583元/度,提高了33%。主導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發改委,大部分精力都用於電煤矛盾疏導、電煤價格平衡,其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最終還是發電企業普遍虧損,電價不斷提高。短缺的電力商品何來競價上網?價格不斷提升何來優質服務?電力改革剛剛啟動,伴隨著的就是缺電,就是漲價。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怎麼可能建立起競價上網的發電側市場和可以選擇零售商的用戶側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