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福島核事故後日本社會的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8:59:50  


 
  阿拉伯世界有它們的“阿拉伯之春”;烏克蘭有“橙色革命”;日本可能正處於一些人所說的“紫陽花革命”(一種6月時候在日本開的花)的前夕。自去年夏天,為數奇多的日本人便開始走上街頭,要求完全放棄核能發電。從今年7月開始,對政府因能源嚴重短缺而重啟一個核電站的決定感到憤怒,在沒有任何組織的情況下,數以萬計的日本普通老百姓,自動自發地在每星期五傍晚,聚集在首都東京市中心首相官邸前大聲地示威。

  開始時,除了少數例外,對這種街頭示威長期以來嗤之以鼻的主要日本媒體,採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報章和電視最多只做數行或數秒的報道。據一名示威者說,當反核示威在一年前剛開始時,對運動表示關注的只有日本共產黨的喉舌《赤旗報》(Akahata)。

  在示威蔓延到首相官邸後的數周,日本最大公共廣播電視機構日本放送協會,對這個日益壯大的示威潮竟然視若無睹,儘管這樣的情況在日本是罕見的。在輿論壓力下,其傍晚黃金時段新聞最終於7月19日首次詳盡地進行報道。然而,這已是示威在首相官邸前開始後的近一個月,也是示威人數破紀錄達17萬人的三天後(聚集在日本放送協會總部旁的公園)的事了。

  非官方媒體對示威行動所顯示的冷淡是可以理解的,這是因為一些媒體集團,與在核能上有重大利益的大企業有商業上的聯繫。此外,日本放送協會讓人難以明白的行為,也許是因為它每年的預算必須由國會,也就是執政黨通過。

  儘管反對的聲音日益高漲,強大的核能游說團體的持續影響力,讓我們很難預料核能在日本的未來。但我們可以預見,日本社會對人們因為一些課題走上街頭的恐懼將逐漸消失。像鯉魚一樣逆流而上可能不再是種禁忌。因此,如果要至少維持表面上的客觀和報道上的公平,日本媒體也需認識這個“新的大環境”並跟上社會的改變。

  作者是退休法國外交官,

  葉琦保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