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城鎮化關鍵期戰略謀劃

http://www.CRNTT.com   2012-09-28 08:47:42  


 
  探索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道路

  文章指出,中國的城鎮化過程是長期的歷史任務,也是複雜的系統工程,許多重大課題需要探討。一方面,面臨著必須也有條件保持較快發展的歷史機遇;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中國的城鎮化道路既要遵循城鎮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符合中國國情。

  一是城鎮化水平要與工業化發展水平相適應。超越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不顧條件、單憑熱情盲目加快城鎮化,會使城鎮化缺少產業支撐而難以持久;另一方面,城鎮化落後於工業化水平,會影響產業集聚和經濟結構優化,延緩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

  二是城鎮化速度要與城鎮化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從世界規律來看,當城鎮化率處於30%到70%之間時,是城鎮化中期階段,發展速度相對較快。

  三是城鎮化格局要與本國國情相適應。中國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宜居土地只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9%,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石油、天然氣可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只能走資源集約節約發展的城鎮化道路。

  四是城鎮化發展是趨利避害的過程。城鎮化發展搞得不好也要付出代價和成本,引發新矛盾和問題,必須清醒認識和妥善化解。

  在城鎮化專家看來,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應當是一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集約發展、多元形態、三化同步、兩手結合、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從中國資源承載力以及自然地理條件差異大等基本國情出發,決定了城鎮化不能像有的國家那樣,在城鎮規模結構上單一發展大城市或小城鎮,在城鎮空間布局上片面集中於某些地區或發展某種模式,而只能因地制宜、分類引導,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相互協調和多樣化發展的城鎮化道路。

  同時,發達國家城鎮化過程中,城市群發揮引領作用的規律值得借鑒。城市群之間由現代化的交通連接,既不降低大城市的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又能防止單個城市過度擴張帶來“城市病”,同時有利於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格局。相關專家透露,以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布局方向正是國家發改委制定中的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但農業人口仍達6.7億,英國、巴西同一城鎮化水平時期,農業人口僅為1300萬和4500萬。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水平若達到65%,從農村需要轉移的人口將達3億左右,但是同時仍有約4.5億人生活在農村。因此,中國的城鎮化,不應是削弱農業、剝奪農民、凋敝農村的過程,而應當是加強農業、富裕農民、繁榮農村的過程。這是中國城鎮化能否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

  城鎮化的過程,是生產要素集聚和更高效率配置的過程,必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決不能違背市場規律和城鎮化發展規律以行政方式、長官意志拔苗助長、“人為造市”。專家指出,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始終堅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同時運用好政府調控,堅持兩手結合、兩手都硬,是中國推進城鎮化的一大特色和優勢。同樣重要的是,要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建設城鎮、發展城鎮經濟,竭力避免出現一些國家曾經或仍然存在的各種“城市病”,如城市“貧民窟”現象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