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再論為什麼經濟制裁日本不一定有效

http://www.CRNTT.com   2012-11-09 10:56:50  


旅遊業對於日本來說並非支柱產業,而且日本旅遊及相關產業的利潤主體也並非來自中國客人。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訊/學者張雲今天撰文“為什麼經濟制裁日本不一定有效之二”指出,認為釣魚島事件後訪日人數減少將會對日本旅遊業造成巨大打擊,從而讓該行業對日本政府施加壓力,這也是一個誤導,對所謂經濟制裁日本,影響是有限的。文章詳論如下:

  前些天,筆者在此發表文章從中日經濟結構的角度分析了為什麼經濟制裁日本不一定有效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除了貨物貿易以外支撐“對日制裁有效論”的另一個理由,即訪日人數減少將會對日本旅遊業造成巨大打擊,從而讓該行業對日本政府施加壓力。筆者認為這個邏輯同樣具有誤導。日本政府觀光廳資料顯示,9月份到日本訪問的中國人為12.35萬人,同2010年的9月相比減少了10.1%(大地震發生前),這是五個月以來的首次減少,無疑釣魚島問題對此產生了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有限的。

  首先,旅遊業對於日本來說並非支柱產業,而且日本旅遊及相關產業的利潤主體也並非來自中國客人。傳統上日本就不是觀光大國,在日本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通過觀光業發展能夠振興日本經濟。與此同時,日本的旅遊觀光和相關產業的主要收益客源是國內市場和歐美市場,並不是中國人。《日本經濟新聞》10月17日報道,日本航空雖然近期中國航綫有2萬退票,但中國綫路僅占該企業總收入的34%至4%。日本觀光廳在9月2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雖然訪日外國人8月比去年同期減少3.3%,最大國外客源韓國遊客減少了20萬左右,但主要原因是核電站事故影響以及韓元匯率低而非日韓關系緊張導致。該政府機構認為中日關系的影響9月以後可能會顯現(8月份增加了13%),但中期來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另外,中國目前赴日本旅遊主要是團隊為主,而且常常以低價吸引遊客,對於從業者來說中國遊客的收益率較低。《日本經濟新聞》9月19日報道指出東京等大城市的酒店入住率已經恢複到2011年大災之前的水平,特別是高級酒店的預訂率基本沒有受到中日關系影響,因為這些價格較高的酒店外國客人主要還是歐美為主。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年會在東京舉行就會帶來2萬多高端商務客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