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12年中國農業經濟形勢與2013年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3-01-20 09:25:15  


 
  (四)生豬價格和產量將共同上升

  據商務部全國鮮豬肉批發價格顯示,2004年9月份以來,全國鮮豬肉價格總體經歷了兩輪半比較大的漲跌周期,期間伴有一次小幅短周期的漲跌行情,每輪大的漲跌周期持續約3年半左右。第一輪漲跌大約42個月,從2004年9月跌到2006年6月後又漲到2008年3月。第二輪漲跌大約43個月,大致從2008年3月跌到2010年5月後又漲到2011年10月;期間嵌套近一年的小漲跌。第三輪漲跌已持續14個月,大約從2011年10月的每公斤價格26元跌至2012年7月的20元,到2012年12月又反彈到22元。鑒於中國生豬養殖方式仍處在散養向規模化養殖轉型階段,政府價格調控力度有限,生豬價格大周期仍在發揮作用,但已出現比較複雜的小周期嵌套跡象,未來價格走勢趨向複雜多變。預計2013年中國生豬價格在春節之前將保持2012年年末的小幅緩升態勢,春節之後隨著豬肉需求的減少,豬肉價格將出現短暫回調,並持續到上半年前後,從下半年開始總體上逐步進入第三輪價格周期的上漲通道。2002~2011年,中國生豬出欄量從54143.9萬頭增加到66170.3萬頭,年均增長2.3%,其中只有2007年和2011年出現負增長(分別為-7.7%和-0.8%),負增長幅度越大,價格漲幅越高,次年出欄反彈的幅度越大。2012年受2011年生豬出欄量減少、價格高企影響,生豬出欄量增加,預計全年生豬出欄量增加1.0%左右,出欄量將達到66830萬頭左右。根據多年生豬出欄規律,考慮到2013年飼料玉米價格同比下調,生豬價格低位盤整後有望上升,預計2013年生豬出欄量有望增加1.5%左右,出欄量將達到67830.0萬頭。

  當前中國農業經濟存在的新問題

  (一)價格支持方式不當,政府庫存與進口同步大增

  1.直接不定量收儲抬高國內糧棉價格,淨進口猛增擠壓國產糧棉市場。截至2012年9月15日,中儲糧按最低收購價累計收購小麥2335萬噸,占收購總量42%,約占小麥產量的20%。在國內小麥大量壓庫的同時,2012年1~11月小麥淨進口(幾乎無出口)同比猛增,對國產小麥市場的影響雪上加霜。2012年早稻最低收購價提高17.6%,抬高了早稻市場價格,導致越南等國籼米大量湧入中國。同時,國內棉花因政府大量托市收儲,國內棉花價格遠高於國際棉價,導致配額炒作盛行,棉花淨進口猛增。小麥和棉花臨時庫存迅速增加,稻穀、小麥和棉花淨進口大幅上升,根本原因在於逐年提高、缺乏靈活性的直接不定量收儲的價格支持方式推高國內市場價格,遇到2012年波動較大的國外低價糧棉競爭,容易導致糧食和棉花進口大幅上升,衝擊國內市場。今後隨著最低收購價或臨時收儲價逐年提高,若延續此種方式,國內糧棉價格高於國際將漸成常態,中國將走上日韓高價農業道路,但又缺乏日韓實施的高關稅等邊境保護手段。只要最低收購價或臨時收儲價執行方式不改變,越來越大的國內外差價趨勢將長期刺激國外擴大糧棉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小麥、稻穀和棉花等大宗農產品淨進口增多的趨勢日趨凸顯,糧棉等大宗農產品走私進口或配額炒作也將愈演愈烈,穀物類糧食進口突破關稅配額上限為期不遠,棉花關稅配額將形同虛設,威脅今後國家糧食安全和國內棉花產業安全。

  2.財政補貼負擔日趨加重,補貼效率很低。如果2012年小麥臨時收儲存放一年,中央財政收儲補貼將接近30億元,存放越長,補貼越多。2012年仍以拍賣2008、2009、2010年的托市麥為主,自5月份以來,小麥拍賣實際成交量只占周度投放量300萬噸的0.3%~1.3%,安徽市場小麥甚至出現幾次流拍。三、四年前的小麥還壓在收儲庫中待拍賣,表明順價拍賣機制逐漸失靈。此外,截至2012年12月12日,政府收儲棉花397.6萬噸,需貸款811.1億元,假定按4.5%的年優惠貸款利率計算,這些棉花存儲一年的利息將高達23.0億元。如果2013年這些儲備棉也同2012年一樣每噸虧損1300元左右全部拍賣,中央財政需補貼51.7億元左右,加上貸款利息和倉儲補貼,接近80億元左右,相當於全國每畝棉花補貼100元左右,超過中央財政給予主產區糧食直補標準較高的中籼稻和粳稻5倍以上。隨著當前逐年提高的最低收購價或臨時收儲價推高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價格的年份越來越多,順價拍賣越來越難以實現。20世紀90年代國家糧食收儲虧損掛賬還有上千億元未消化,新的糧棉等大宗農產品收儲掛賬又在快速積累,中央財政支持糧棉等大宗農產品收儲的賬面價格補貼負擔和隱形財政掛賬負擔將快速上升,難以持續。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通過農產品直接收儲方式補貼農民收入的效率很低,只有15%~20%會惠及農民,其餘則沉澱在流通和儲備環節,中國借助中央儲備公司直接不定量收儲方式補貼農民收入的效率同樣很低。

  3.托市收儲抬高加工原料成本,加工企業利益受損。糧棉等重要農產品採取最低收購價或臨時收儲價在主產區限時放開直接收儲,因主產區產量占比高、收儲時間覆蓋整個收獲季節,限量收儲效果很有限,明顯抬高了全國市場價格。既增加糧棉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原料成本,又通過大量進口間接補貼國外農業生產者,納稅人補貼福利外溢。為了降低棉紡企業成本、騰出倉庫並阻止過量進口,中儲棉在收儲的同時又不得不按市場價低價拍賣,首次出現邊收邊拋的怪象,降低托市效果。

  (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和流轉難,妨礙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形成

  1.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期限登記存在分歧。有關部門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試點登記的權屬期限無統一要求,目前大多以土地承包合同剩餘期限為准登記,比較保守,未能體現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改革精神,在剩餘期限到期後仍需重新登記,加大行政成本。但是,四川成都登記為“長久”,充分體現了十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的改革精神,一次確權到位,減少今後折騰。

  2.中央財政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試點缺乏支持。據調查,西安市臨潼區選擇4個行政村進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各類土地確權辦證,工作經費需要134萬元,平均每個行政村33.5萬元。貴陽市花溪區黔陶鄉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經費戶均40元。目前國家有關部門的試點方案要求確權工作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中央財政未予支持,加大了地方政府特別是中西部貧困縣區的財政負擔,將遲滯試點推進速度,妨礙現代農業發展。

  3.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台建設投入不足。據2012年8月調查,西安市某區農業部門擬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台,每年需要行政經費10萬元左右,卻未獲批。如何低成本建設和運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台,值得重視。

  4.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財產權功能受限。國家有關制度限制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只有浙江嘉興、寧波、湖州,四川成都和山東棗莊等個別地方在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尚未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財產權功能殘缺,無法與金融工具結合,大大抑制了承包地流轉,規模化經營推進困難,妨礙現代農業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