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記者該搶的是新聞而不是礦泉水瓶

http://www.CRNTT.com   2013-03-20 12:56:31  


 
總理的礦泉水瓶與莫言家的蘿蔔 

  2013-3-19 8:44:42 瀟湘晨報 文/李清

  3月17日上午,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會見中外記者並答問。整場記者會上,李克強系列人情味濃厚的樸實言語,表露了其帶領新一屆政府戮力改革的實幹決心,也展現了其獨特的個人風格。與此同時,一些電視直播看不到的“秘密”也被參加者發現,譬如,記者會結束後,一位記者把李克強總理座位前的瓶裝水塞到了自己的包裡,留作紀念。許多同行紛紛仿效,把這種未貼有明顯標識的瓶裝水“拿”走了。(3月18日《揚州日報》)

  根據微博上的信息與照片,記者在現場“爭搶”的不僅有領導人喝過的瓶裝水,還有他們用過的鉛筆、紙張……那位成功奪得總理喝剩礦泉水的女記者,還當眾喝了一口,才心滿意足地放進手提包。由他們的行為,筆者想起來不久前媒體的報道,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後,到他故居探訪的遊客,把他家院子裡的蘿蔔給拔光了。

  應該說,記者拿走會場上一些領導人用過的小物品,是可以理解的。這樣做,絕不是這些記者貪小便宜,買不起鉛筆、紙張。畢竟,能到新任總理的記者會現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機會相當難得的場合,對重要人物相關的事物感興趣,期望從中發現一些信息,乃至帶走一些留念、研究,都是人之常情。

  然而,這些記者的行為還是讓人啞然失笑。因為總理、副總理用過的鉛筆、紙張,並不是什麼紀念品,沒什麼保存和留念價值。而且它們上面也沒有領導人的簽名等標識,更不是領導人親手贈送給自己的,拿回家後給別人展示,能說明什麼呢?尤其是當眾喝一口總理喝剩的水,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了。難道喝一口總理喝過的水,就能夠顯示出比同行更了不起?

  我也並不認為,“搶”和喝總理座位瓶裝水的記者,就是對領導人有個人崇拜。他們的行為,與過去有地方把領導人贈送的水果懸掛起來供人瞻仰,性質並不一樣。就像探訪者拔莫言家的蘿蔔,主要只是想通過這一方式,讓自己與知名或重要人物發生關聯,或者有點類似古人說的“愛屋及烏”。

  只是,作為一名記者,參加總理的記者會,應當把重點放在領導人的答問言辭和行為表現上。想讓自己與對方發生關聯,最好的做法是進行提問採訪,與對方進行直接的互動交流。如果沒能獲得這樣的機會,則可以通過觀察、思考和間接的材料,對記者會和有關人物進行報道和分析。至於領導人用過的紙筆,喝過的水這些,與記者的工作目標乃至領導人本身,都幾乎沒有關係,不應當成為記者積極關注的對象。

  當然,“搶”總理等人座位上的物品,只是記者會結束後的現場花絮,與記者進行採訪、報道不矛盾。只是,如果對與會議主題毫無關係,只是和重要人物稍微沾點邊的物品,表現出太過頭的興趣,甚至對總理喝剩的水也要進行一下“探秘”,不免讓人有些懷疑,莫非這些記者是做八卦新聞的“狗仔隊”?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進步,媒體從業者需要越來越專業,可不能像拔莫言家蘿蔔留念的遊客。對名人、高官帶著仰視情結,像明星的粉絲一樣去對待他們,是很難顯示出專業素質,寫出滿足讀者期待的報道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