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重慶“文革”紅衛兵墓園今年清明節將開放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12:15:51  


“文革”紅衛兵墓園里所有墓碑都是“文革”的恥辱柱。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訊/據東方網報道,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公園內的“文革”紅衛兵墓園今年清明節將對市民開放。

  曾是重慶“八一五”公墓的“文革”紅衛兵墓園,是全國唯一見證“文革”重慶大規模武鬥的墳墓,後改名為“文革”紅衛兵墓園,於2009年被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四周建有圍牆,平時大門被鎖著的墓園占地面積50餘畝,每一塊墓碑上都鐫刻著文革戰團“八一五”派死者的名字,墓園里埋葬著上百名紅衛兵和造反派。他們基本上都是在1967年5月至8月間被打死的中學紅衛兵和重慶廠礦企事業的工人造反派,年紀大的多在十幾歲或二三十歲,最小的僅11歲。

重慶紅衛兵墓:沉重的文物

  一處埋葬在“文革”武鬥中死亡的紅衛兵的墓地,成為人們心頭之痛。拆除它還是保留它,體現的是人們對歷史的態度和認知。今年9月,重慶方面首次將其納入該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候選名單。今年57歲的席慶生一直在關注重慶紅衛兵墓群入選文物保護單位的進展,“這個事情本身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政治文明,而且民眾也有了理性正視‘文革’歷史的社會心理環境。”他說。

  重慶沙坪壩公園西南角一片緩坡上,荒草和雜木掩映著一片人跡罕至的墓地,它被一道長滿青苔的高高的石牆圍住,與世隔絕。

  這是一個全國僅有的“文革”墓群(又稱“紅衛兵”墓地),114座墳墓掩埋了400餘名當年武鬥的死難者。炸掉,還是保存?多年來,這個墓園的去留在當地一直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但官方態度似乎正趨明朗化。重慶市文化局首次將其納入該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候選名單。9月14日,它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目前正待重慶市政府常務會最後批准。一旦成功,這將是重慶市第一個成為文保單位的“文革”時期歷史遺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