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如何避免加納淘金悲劇

http://www.CRNTT.com   2013-06-06 11:06:03  


 

  龍先生表示,中國企業在加納投資采金要與酋長聯繫,25英畝一塊地,價值10萬~20萬元人民幣,酋長分成15%的股份。礦地落實後,貨主帶上提貨單去港口把貨櫃清關出來,一般需要3萬元人民幣,時間要7~10天。

  據記者了解,加納土地是私有的,商人拿地之後請工人,生產線上有10個人的話,一般6個是中國人,4個是當地人。中國人與中國公司簽1~2年合同,月薪加提成,月收入超過6000元。

  龍先生說,現在在加納的采金華人共計2萬~3萬,每年加納產89噸黃金,一半是中國人在開採。中國采金者人數暴增,加上半機械化的小規模生產模式,嚴重破壞了當地環境。

  在加納,法律禁止外國人從事25英畝以下的小型金礦開採和運營,但有一個法律的漏洞,就是允許租用外國人設備和聘請外國技術工人。這一點也得到了當地淘金中國人小李(化名)的認同。“我們開採的礦都和當地合作,產權是當地政府的。只是中國方面出資、出設備,最後雙方利潤分成。”小李告訴記者。
面對這股淘金熱,采金者進入加納的手續也是五花八門。“多數人的簽證都沒有工作資格,只是借旅遊簽證的名目留在當地的。”小李說。

  中國采金者人數暴增帶來的隱患也在逐漸顯現。小李認為,加納政府此次嚴打的背後,可能是基於當地中國人的一些非法行徑,比如在淘金采礦過程中,機械化的小規模生產模式對土地的破壞、對水源的污染,再加上采金者的素質良莠不齊,不時與當地人發生衝突。

  據中國駐加納使館了解,的確有一些中國企業和個人在加納從事采金活動,部分屬非法從業,並給當地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中國駐加納使館也多次提醒在加中國公民遵守駐在國法律法規,依法從業,合法經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