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文物造假調查(續)

http://www.CRNTT.com   2013-06-21 14:45:20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訊/此間瞭望東方周刊日前登載紀實文章“中國文物造假調查:河南制假村眾多騙倒不少專家”,內容如下:

造假之風自古而然

  ---專訪著名考古與盜墓史學者倪方六

  現今,文物造假又呈一波高峰。造假者技藝更加精湛,造假對象則趨於重大文物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駱曉昀 | 南京報道

  幾年前,在一個飯局上,一位美籍華裔考古專家聽說倪方六要寫“中國文物造假史”,給他提供了一個讓人唏噓的造假案例:

  上世紀,河南兩名盜墓賊盜出一批青銅器,被當地公安抓獲。量刑需要參考被盜文物的價值,因此公安局請來兩位專家鑒定。當時專家意見一致,皆認為被盜青銅器是一級文物,屬國寶,價值連城。

  因為這個權威鑒定,兩名盜墓賊被處以死刑。後來發現,所盜出的文物是贋品,並不值錢。如果當時專家鑒定時嚴謹一點,罪犯也就不會被槍斃了,而盜墓賊家人至今不知真相。

  “這件事情也說明文物造假手法之高超,造假之驚人!然而造假絕非新鮮事情,可謂自古而然。”著名考古與盜墓史研究學者倪方六對《瞭瞭望東方周刊》說。

  基本沒機會“撿漏”

  南京朝天宮如同北京潘家園,熱鬧熙攘。文物攤販們在空地上鋪下一塊厚布,將寶貝們一一展示於上,自己則蹲在攤邊和買家看客聊天砍價。

  2011年前春節前,某地電視台到南京找倪方六拍攝一檔有關文物造假的節目。記者手持攝影暗訪機跟著倪方六,在朝天宮附近的大小文物攤位間穿梭、砍價。

  “我跟一個攤販說,要過年了,公司老板讓我來選幾件東西當年禮送人。要好東西,你這攤上的都是假貨。”倪方六向本刊記者回憶這次暗訪。

  攤販傾身附耳,低聲說:“老板你跟我來,真的都不在攤上。”跟著攤販繞行至朝天宮後邊的一條小巷,那裡停著一輛黑色轎車。“上車後,車中人神秘地拿出幾件包裝精良的青銅器,這件50萬那件100萬元,開價都非常高。我仔細看了一會,笑了笑就找機會下車。”

  無論是攤上的還是車里的,其實都是假的。倪方六解釋說,“現在撿漏的機會微乎其微,攤販做戲已成常態,增加些神秘感有人可能就信以為真。”

  值得注意的是,那時徐州剛有一個大墓被盜,一批青銅器流失。可見這些制假賣假的商販對信息的掌握十分及時、準確。在那樣的背景下,如果抱著“撿漏”的心態,覺得收臟容易壓價,很可能鑽進圈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