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培根:奔向世界一流的大學缺少了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13-08-16 14:27:54  


中國大學今後是不是更應該追尋文明?政府又如何給大學更好的追尋文明的環境?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訊/此間中國青年報日前登載學者李培根的文章《奔向世界一流的大學缺少了文明》指出,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中國重點大學缺少享譽世界的學術大師、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等等,這是眾多大學追求的東西,但不是制約中國大學奔向世界一流的最關鍵因素。其實,現在更需要追尋文明。大學應該引領社會文明,提升大學自身的文明程度,這是今後很長時間內中國大學的重要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一批中國重點大學的研究水平提升之快,令世界矚目。其中有幾所重點大學宣稱,在2020年左右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更多的重點大學也競相爭取世界一流,這當然是好事。在奔向世界一流的進程中,驀然回首,似乎能感覺忘掉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到底最缺什麼?當下最應該追尋什麼?不冷靜地思索,世界一流大學夢恐怕很難實現。

  這些年,好多大學都在超常規、跨越式發展,這種發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我們是否應該審視一下,這種發展模式是否可持續?今後是否需要發展模式的轉型?在轉型的過程中最需要尋求什麼?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中國重點大學缺少享譽世界的學術大師、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等等,這是眾多大學追求的東西,但不是制約中國大學奔向世界一流的最關鍵因素。其實,現在更需要追尋文明。大學應該引領社會文明,提升大學自身的文明程度,這是今後很長時間內中國大學的重要任務。

  也許現實環境逼著大學的管理者和教師,熱鬧在某些指標的躁動裡,陶醉在一堆數據的狂歡中。大學一個勁地追求文章、科研經費、獎勵等的同時,是否真正記得教育的宗旨是什麼?即使偶爾也強調一下育人是根本,但是否真正地踐行著教育的宗旨?就算很多人認識到教育的宗旨是培養人,但我們對培養人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我們只是強調把學生培養成社會建設的工具,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並不夠。教育應該讓學生自由發展,應該讓學生更好地“成為人”,這才是人的意義上而非工具意義上的教育。我們一向重視大學生的道德教育,但實際上大學中存在嚴重的道德教育困境;我們重視了意識形態的教育,卻忽視了必要的公民意識教育。如果不少學生缺失公民意識、責任感,教育能說是很文明的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