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越南反華暴動事件帶來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05-22 10:16:47  


 
地區社會一體化是建立互信的基礎

  越南反華遊行發生後,越南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在本地區奉行“霸權主義”的結果,中國認為這是越南方面敵視中國的體現,但無論如何,發生人員死亡的暴力活動必須堅決譴責和抵制。這件事也讓我們反思如何在本地區建立社會之間的互信,而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互信問題,沒有社會間的互信,類似事情可能還會發生。

  出現問題本身並不可怕,問題在於如何找到化解的辦法。1974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印度尼西亞和泰國時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反日遊行,並且部分出現了暴動傾向。當時日本正是經濟高度發展期,對東南亞的投資剛剛起步,投資者沒有經驗加上文化語言障礙,基本上沒有同當地社會有什麼接點。

  反日事件迫使日本全面審視其東南亞政策,包括提出了“福田主義”,企業也有意識地加強社會責任的工作,包括如何同當地民眾相互交流,設立獎學金,公共事業貢獻等。當然中國的情況與當年日本有很大的不同,然而日本的經驗和教訓對於“經濟走出去”的中國,並不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互信是國際關係中最為稀缺的資源,也是大部分國際爭端和問題的根源。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立互信不應當只停留在國家之間的互信,建立互信的主要行為體也不應當局限於精英,如何建立社會層面的互信,向地區社會一體化的目標邁進可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這可能是越南反華暴動事件給我們帶來的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的思考。

  作者是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來源:聯合早報2014年05月2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