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巴西人為什麼反對世界杯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11:42:43  


 
  在其他民生方面,巴西的情況也很嚴峻。2011年IMF的計算顯示,巴西的生活成本超過美國,但該國的每月最低工資僅313美元,通脹卻高達6.5%,因此巴西的貧富懸殊屬全球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低下階層民生苦不堪言。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2011年底的數據顯示,巴西約有1140萬人生活在貧民窟等各種條件簡陋的居所裡,占全國總人口的6%。相比2000年的普查數據,這一人數10年來增加了約75%。此外,巴西統一登記的貧困人口就有3600萬人。

  世界杯則加劇了窮人的窘境。為了進行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巴西政府至少已經對17萬人的家園進行了拆遷,很多人只得到了1500-5000美元的補償,就被趕到離市區三四個小時的地方去住;還有一些商人也看中了市中心貧民窟的地,勾結官員以世界杯的名義進行征用,然後進行商業開發。國際足聯則在世界杯場館周圍建立兩公里長的“禁區”,不准非贊助商做生意,想喝啤酒只能喝Budweiser,想喝汽水只能飲可口可樂,這將嚴重妨礙多達30萬巴西攤販的生計。

  此外,場館的延誤其實還另有隱情。負責世界杯體育場修建的巴西七大建築公司,也是巴西總統大選的主要捐款人,這也使得他們有機會拿到這樣的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項目延期完工的話,政府會額外增加費用來促使他們加快進度。這對延誤其實是一種變相鼓勵,也使得超支問題非常嚴重。

  這就牽涉到巴西的腐敗,巴西人相信,世界杯給了官員前所未有中飽私囊的機會。政客貪污腐敗在拉美地區有歷史傳統,政客當官就是為了撈錢,巴西也不例外。政客們在出任部長前,通常在議會擔任議員或在地方政府競選過公職,在一系列的競選中,他們已經投入大量資本,因此,很多人一旦上任,就想如何把本錢撈回來。很多高層官員會利用職權,將支持自己的親朋好友安插在政府部門裡擔任要職。這些政治任命的官員不經過公務員考試,沒有受過良好的職業訓練,缺乏職業道德,往往成為貪污腐敗的高發人群。

  更離奇的是,即便腐敗醜聞敗露,涉事的官員也往往安然無恙。巴西法律規定,參議員享有刑事豁免權,從而使有腐敗行為的議員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免受指控和追究。而且,巴西沒有死刑,最高刑罰是監禁25年;司法體系異常複雜,當事人幾乎可以無限制地不斷上訴,繁瑣的司法程序使許多腐敗大案最後都不了了之。因此,即便臭名昭著也並不能阻斷政客的政治生涯。據統計,2010年巴西參眾兩院中竟然有近1/3的議員已被判刑或正面臨刑事指控。巴西前總統費爾南多·科洛爾在1992年因腐敗被彈劾,後來又回到參議院當議員;科洛爾的父親同樣是議員,他在1963年槍殺了另一名政客,卻從未被審判。

  而且,巴西腐敗犯罪基本上沒有追繳制度,許多貪官挪用公款、收受賄賂的行為一旦被揭露,最多是被免除公職,所得財物基本無人追究。由於腐敗風險遠遠小於其所得利益,這就使許多貪官在利益驅使下幾乎無所顧忌。而總統對於內閣部長的貪污腐敗不敢下手太重。如果反腐過分認真,就會得罪政治盟友,執政聯盟就會分崩離析,總統的執政地位就會動搖。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反腐敗非常堅決的羅塞夫總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多。

  上述種種,讓巴西人看世界杯的心情大打折扣。畢竟,一場為期一個月的足球狂歡,代替不了日複一日的嚴酷生活。國家經濟快速增長,但民生艱難,強拆、腐敗橫行,這是巴西的現實,也是不少後發國家的現實。而巴西籌備世界杯過程中的一地雞毛,也說明為了面子犧牲人民生活的裡子,最終一定連面子也保不住。事實上,巴西承擔了世界杯的一切社會成本,真正獲益的卻是國際足聯。為了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國際足聯往往給主辦國提出免稅等各種苛刻條件。四年前南非主辦世界杯欠下30億美元債務,國際足協卻進賬32億美元,巴西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作者:趙靈敏 為資深媒體人) 

   2014-05-29 00:32:18 來源:華夏時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