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的四種“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10-01 09:24:18  


 
  表現之二:漸進式的經濟結構調整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第二個表象事實上已經出現,那就是潛在的、漸進式的,並沒有完全被觀察者所識別的結構調整。這種結構的調整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勞動工資率的持續上漲,尤其是藍領工人的工資上漲,其背後的原因是剩餘勞動力的減少殆荊事實上,當前中國已經處在資本成本較高的一個階段,這種實際利率在3%以上的情形在改革開放年代並不多見。相信經過下一輪改革,實際利率將又會下降,畢竟中國經濟的基本特點是高國民儲蓄率。就算按照目前的水平,藍領工人勞動工資上漲已經帶來了資本取代勞動力的趨勢,各行各業都在想方設法提高資本對勞動力的比重。伴隨資本取代勞動力,資本積累將會加速。

  二是隨著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除特大型城市外,戶籍已經基本放開,中國勞動人口將實現60年來的第一次自由遷徙。今後,中國經濟的區域布局將超出行政規劃的約束,呈現各城市、各地區競爭高質量人口的格局,中國的經濟地理將會發生重大變化。這一進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將極為深遠。

  三是居民消費的比重、服務業的比重均不斷上漲。而且,服務業不只是生產性服務業,也包括物流、配送、電商、金融服務等消費型服務業。勞動就業的主要流向也在服務業。

  表現之三:改革的艱難推進

  這也將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新常態”。本輪改革的決心和目標以及覆蓋面可以說是前所未有,與此同時也必須看到,改革的阻力恐怕也前所未有。與前幾輪改革相比,當前改革的重要特點是改革動力的缺位。

  改革的動力應該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上層推動改革的能量。這種自上而下的動力現在非常充足,中央特別成立了全面深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但問題是,本輪改革中,基層政府與國有企業顯得比較被動,整體上缺少創造力、能量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是一些官員激勵不足,膽小怕事,不願冒頭,擔心改革引發矛盾,從而導致對自身歷史問題的調查和追究。

  目前,經濟領域最引人矚目的三大改革。一是金融體制改革。這一改革目前是自上而下推進的,所以進展相對順利,利率市朝未來兩到三年內有可能基本完成,民間資本創辦的銀行已經開始布局,資本賬戶的開放也已提上議事日程。二是財政體制改革。其目前處在規劃之中,重點是完善稅收體制、劃分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得到推進。三是國有企業改革。國企改革的根本在於進一步的市場化,在於把國企與政府進一步地分離,在於國企要進一步地資本化運營,但是這些方面的探索目前遠遠不足。總之,艱難的改革將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