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丹偉語中評:習洪會傳承歷史開創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6-10-31 00:14:57  


 
  他認為,這些衝突和矛盾是兩岸和平發展的背景之下存在的差異,這些差異需要兩岸通過在和平發展道路上更高程度的整合,在前進中間化解矛盾,“而不是因為這些矛盾,就中斷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楊丹偉認為,在兩岸處於政治對立或在政治領域交流出現矛盾的時候,社會交流是一種粘合劑,“而且從根本上來講,兩岸統一的基礎還是社會的交流與整合”。

  和平發展制度化 兩岸關係發展新增長點

  洪秀柱擔任國民黨主席後,提出了具有積極意義的和平政綱,故外界關注,此次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是否會涉及“和平協議”議題。

  “和平協議首先代表了一種價值觀念”,楊丹偉對中評社表示,兩岸在很多價值觀念上存在錯位、對立和矛盾,但和平是兩岸民眾都接受的價值,也是兩岸關係發展幾十年來的基本共識。而且,兩岸在法理上還處於敵對狀態,歷史上遺留問題沒有解決,但兩岸實際上發生了大規模的交流,這就產生了法理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可能還需要在法理上做出一個調整。“所以,和平協議問題很早就開始討論,而且我們大陸的態度也很開放:只要堅持一個中國,什麼政治議題都可以談”,楊丹偉認為,探討兩岸和平協議,既是對兩岸關係上對歷史交代,又是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導向。

  “如果把我們兩岸的格局和朝鮮半島的格局對比,很明顯看到,最近幾年的和平發展,讓兩岸成為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繁榮的兩岸,而不是像朝鮮半島一樣成為緊張對峙的地區”,楊丹偉認為,這應該是兩岸和平發展對兩岸民眾的最大福祉。他指出,把這些和平發展的成果制度化,當然是需要擁有公權力的兩岸當局來談,但由兩岸政黨首先提出這個問題,並把很多政治議題納入此次論壇中,“我覺得可以通過民間和學界的共同努力來尋找化解兩岸之間矛盾化解的思路,能夠為兩岸和平發展拓展新的空間”,他認為,如果這一議題在未來發展成為兩岸社會與民眾共同關心的公共議題,這樣就兩岸關係的發展中提供了一個新的增長點。

  大陸高層對台論述 或更強調統一、更重視年輕人

  借助此次“習洪會”與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大陸中央領導人與對台部門將在520後首次系統、具體、全面提出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發展路徑,這其中會有哪些重點?對此,楊丹偉教授對中評社記者做出了以下四點預判。

  他認為,首先,大的方向還是更加強調國家統一。其次,可能會更加強調兩岸民眾在兩岸交流過程的主體地位,“特別在兩岸當局的對立背景下,兩岸民眾主體地位應該更加突出”。第三,促進兩岸民眾的進一步的融合,比如為台灣民眾在大陸社會的融合而創造一些更加便利的條件,“最近大陸一些地方在思考類似的問題,由於兩岸過去幾十年的隔絕,雙方真正交流也就十幾年,所以通過相互的融合應該能夠起到一些正面作用”。第四,強調年輕人,他認為,因為兩岸的發展還是年輕人的天下,“如果這些年輕人在兩岸的共同發展過程中,來創造他們的共同視野,這種社會連結逐漸密切的話,會為未來兩岸交流會更加融洽”,楊丹偉最後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