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中慣例行為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8-11-11 00:20:28  


 
  四、北京的“YES”和台北的“NO”

  北京對於向社會經濟性慣例行為轉變,是持明確肯定的態度,希望通過加強民間多層次的雙邊交往,通過社會經濟性慣例為兩岸帶來更多的共同“情理”,增強兩岸民眾之間的認同與互信。這從多年來北京一再鼓勵民間接觸、民間交流和民間商貿可以看到。

  近期北京推出的31條惠台政策中,已經不再是一份對台補貼清單了,而相當大的內容是涉及給予台商和台胞國民待遇或超國民待遇,謀求在更為經濟的範疇下來給予台商和台胞更多應得的實實在在的優惠。而這些優惠大多是台商和台胞多年來在大陸工作、學習和做生意時希望獲得的便利待遇。

  同時,台北對於通過社會經濟性慣例行為來進行兩岸交流是有畏懼之心的。一方面,台北對於北京給予優惠的行政性慣例行為有很強的預期,這不僅僅體現在政府層面,在企業和民眾個體層面,都表現得非常突出,一旦轉向社會經濟性慣例行為,大陸政府大幅讓利的預期紅利會減少或消失;另一方面,台灣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產業轉型一直成效不佳,大量企業的技術水準並沒有有效升級。台灣許多技術都是從歐美進口或外包,自主研發能力不足,加上經濟長年景氣度較低,資產積纍速度慢,島內的老齡化與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所以,技術、資本和勞動力三大要素的使用水準都處於一個較低的水準,企業競爭優勢不明顯,競爭潛力不足,與大陸企業的經濟交往與競爭中難以取得上風。

  所以,儘管蔡英文政府提出“從世界走向中國”的主張,許多台灣人覺得前景渺茫;但真正與中國大陸平等地進行經貿競爭,“從中國走向世界”,卻也沒有明顯的成效。至少在馬英九當政的八年中,兩岸經貿交往雖然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真正意義上按社會經濟性慣例進行公平競爭或合作的案例卻並不多見。許多台商因當年台灣的過剩產能而把公司(工廠)轉移到大陸,在大陸開廠多年,一直享受著各種政策優惠和補貼。等到大陸也出現過剩產能時,不得不再把公司(工廠)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但多年享受的優惠與補貼一下子沒有了或者大幅下降了,企業運營立刻遭受了困境,不得不重新考慮投資投向問題。

  由此可以看到,儘管兩岸今後的交往會逐步從行政性慣例向社會經濟性慣例轉變,但是兩岸對於這種轉變的心態是完全相反的。大陸對於這種轉變持正面的態度,而台灣更有可能持負面的態度。由於造成台灣所持負面態度的因素多樣且複雜,預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台北對向社會經濟性慣例轉變的負面態度不會發生根本性的反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