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張銘清:復台千古話施琅 | |
http://www.CRNTT.com 2023-07-30 00:05:12 |
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逝世後,其子鄭經繼位,要求清廷對台灣依朝鮮為例,實行獨立。康熙認為“鄭經乃中國之人,朝鮮系從來所有之外國”不同意鄭經的獨立政策,在幾次談判無果的情況下,1683年7月,派靖海將軍施琅率2萬人,240艘戰船從東山(銅山)出發,在澎湖登陸。在招降澎湖守軍後於10月登上台灣島,鄭軍不戰而降。在善後過程中,施琅發布安民告示,不許官兵占住民房,不許侵占民間一絲一毫,嚴禁當地百姓勞軍,嚴禁殺戮,無論軍民一概赦免。 在攻占澎湖後,施琅的部下向他進言:“公與鄭氏三世仇,今鄭氏釜中魚,籠中鳥也,何不急撲滅之以雪前冤?”稱三世之仇是指鄭成功殺害施琅的父親兄弟。對此,施琅說:“吾此行上為國、下為民耳。何私之有與?”他向鄭氏聲明:“斷不報仇!當日殺吾父兄者已死,與他人不相幹,鄭家肯降,吾亦不殺。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報私怨乎?” 施琅不僅不殺鄭氏一人,還去鄭成功墓祭拜。他充分肯定了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的豐功偉績和開發台灣的重大貢獻。他同時厚待鄭軍將領,錄用鄭軍有才能的官員,他以德報怨,以仁化仇,深獲台灣民心。 施琅平台的消息傳到北京後,康熙喜不自勝,除加授施琅為靖海將軍,封靖海侯,並可世襲外,還為此賦詩一首《中秋日聞海上捷音》:“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來庭豈為修文德,柔遠初非黷武功。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但對於台灣是放棄還是留守,清廷內部曾發生過爭議。主張放棄的人認為台灣“孤懸海外,易藪賊,欲棄之,專守澎湖”,還有人說“海外泥丸,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主張留守的人以施琅為代表。他在《恭陳台灣棄留疏》中說:“蓋籌天下之形勢,必求萬全。台灣一地,雖屬多島,實關四省之要害。“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他指出主張放棄台灣的人沒到過台灣,將會重新被荷蘭人占領,對我國沿海安全造成很大威脅。最後康熙支持施琅的看法,指出“台灣棄取,所關甚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並決定在台灣設立府縣,使台灣與大陸更緊密的聯為一體,為國家的完整統一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1688年夏,時年68歲的施琅入京拜見康熙,康熙命宗室、侍衛、額駙及禮部大臣設帳三次迎接。康熙還在暢春苑、乾清宮兩次接見慰問。康熙對施琅說:“邇來或有言,爾恃功驕傲者,朕亦頗聞之。今爾來京,又有言當留爾勿遣者。朕思寇亂之際,尚用爾勿疑;況天下已平,反疑爾勿遣耶?今命爾復任,自此宜益加敬慎,以保功名。從來功高者,往往不克保全始終,皆由未能敬慎之故。爾其勉之。更須和輯兵民,使地方安靜,以副朕愛兵恤民,並保全功臣至意。”施琅謝恩並奏曰:“臣年力已衰,封疆重大,恐精神不堪。”康熙說:“為將尚智不尚力。朕用爾以智耳。豈在手足之力乎!”可見康熙力排外議,信任並重用施琅。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