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峽面臨175米蓄水考驗

http://www.CRNTT.com   2008-11-28 08:01:25  


重慶三峽庫區漂浮垃圾陡增 沿綫展開應急清理打撈。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訊/南方周末刊載文章報道三峽問題。内容如下:

  “175米”考驗三峽工程

  三峽庫區蓄水暫停於172米,垃圾突襲顯示庫區環保配套設施仍有不足

  進入11月中旬,三峽大壩上下游各縣市皆鬆了口氣。由於各段江面垃圾漂浮物終於明顯減少,上游沿線各江段垃圾清漂隊終能從持續了近2個月的緊張勞動中解脫。

  三峽梯級調度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蓄水暫停前,三峽壩前水位為172.47米,距最終蓄水位175米僅差2.53米。蓄水暫停的決定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做出的。伴隨著持續了近2個月的三峽庫區首次175米蓄水任務的中途暫停,以及隨後水位的下降,垃圾滿長江的狀況終於得到了緩解。另據報道,大壩下游航道水深不足的境況也隨之有較大改善。

  此次垃圾事件並沒有造成廣泛影響,這塊地處中國西南群山中的廣大庫區遭遇的僅僅是三峽工程動工16年來的一次小意外,而更重要的是,對於已經花費上千億元的三峽工程來講,能否實現工程設計所要求的海拔175米的正常蓄水位,以及達成遠洋海輪從上海直達重慶的通航願景,此次實驗性蓄水將是對三峽工程16年建設成果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全面檢驗。

  據有關方面透露,此次暫停蓄水後,是否繼續抬升至設計規定的最終蓄水位175米,要視上游來水及其他具體情況而定。

  大壩前的垃圾攻防戰

  11月16日,三峽大壩上游各縣市環衛部門負責人齊集重慶市奉節縣,對於之前近兩個月的垃圾打撈清漂工作進行總結。作為惟一被邀請出席的一線清漂人員,萬州市清漂隊長、人稱“長江清漂王”的劉古軍被要求談一談經驗。他是開了幾個小時的快船沿江趕過來的。

  會後,劉古軍坦承自己的經驗不知該從何說起,他感覺自己很悲壯。而就是在這次會議結束後,三峽大壩上游的重慶市市政部門發布了他們的統計數據:此次垃圾劇增事件中,重慶方面各相關縣總共打撈近4萬噸垃圾漂浮物,為此出動了33895人次、清漂船只7687船次。而劉古軍所帶領的萬州清漂隊創下了一個驚人的紀錄——單日打撈垃圾200噸。這是一場在大壩前上演的激烈較量,疲憊不堪的人、人為的垃圾在長江上彼此鏖戰。

  這樣的紀錄顯然讓人興奮不起來,劉古軍承認,清漂工作已經讓他泥足深陷,“我不知道這清漂到哪年才是個頭”。

  當年的劉古軍憑著一腔血氣自發開始清漂,令三峽大壩設計前並沒有被考慮到的上游垃圾問題得到關注,而如今早已被收編轉正多年的他對於順江而下的垃圾越發感到一籌莫展。“這工作不能停,只要上游有人,就有垃圾,垃圾到了大壩如果被卷入發電設備就是事故,所以一天也不能停。”劉古軍所在的萬州市是三峽大壩前最後一個大型城市,水路只剩200公里。

  現實的情況是,即便上游各縣市都效仿劉古軍的萬州清漂隊建立各自的水上環衛組織,但是面對此次蓄水帶來的超量垃圾仍然拿不出太多的辦法。一張照片顯示,漂浮在滿江垃圾中的監測船猶如擱淺在泥地上的船只模型,醒目的橫幅上“決戰蓄水175米”的字樣提醒著人們,但如果不仔細觀察,沒人會認為那下面是水。

  庫區環保配套措施仍有不足

  最早的垃圾在9月底就來到了劉古軍的地盤。雖然沿江各處都有檢測站,且被要求每日實時向三建委匯報漂浮物情況,但是隨著9月28日零時開始的庫區蓄水,超出想象數量的垃圾仍然讓清漂人員錯愕不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