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讓6萬個“馮翔”免於自殺?

http://www.CRNTT.com   2009-04-24 08:58:15  


 
  2008年10月3日,綿陽北川縣委農辦主任董玉飛在暫住地自殺身亡,成為災後首例輕生的政府官員;

  2008年11月17日,北川擂鼓鎮村民楊俊殺妻朱菊華後自戕,釀成災後首例普通災民自殺事件;

  2008年11月19日,綿陽市政府辦公室人事教育處處長何宗華,在綿陽鬧市跳樓自殺;

  2008年12月06日,北川鄧家海光村村民朱華會上吊自殺;

  2008年12月11日,綿陽海天公司職工趙學亮在綿陽鬧市跳樓自殺;

  2009年1月25日,大年三十,綿陽永興北川板房區年輕人母廣翔自殺(未遂);

  2009年1月29日,大年初四,北川擂鼓鎮勝利村9組年僅40歲的王雪梅在自家板房內上吊身亡……

  够了,不用再列舉,這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災民中有自殺傾向的群體數目之衆,令人聳目驚心。據心理學家鄧明義的統計,整個地震災區患有PTSD(即“創傷後應激障礙”,一種由災難心理創傷導致的長期持續的心理障礙)的人的比例約為3%到5%,人數約為36萬到60萬。而在PTSD患者群中,具有自殺傾向的近10%。這意味著,大約有3.6萬到6萬人,可能成為下一個“馮翔”。更嚴峻的是,據心理學家的研判,地震周年將至,災區民衆的心理問題極可能集中爆發,“其危如一發引千鈞”。

  與災區大規模心理危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災區心理救助的乏力與混亂。《中國青年報》的冰點調查,曾用“哄地來了,倏地走了”八字,來概述災區心理援助的狀態。那些專業或非專業的心理援助者們,激情來時如漲潮,激情退時如風吹,多數在災區服務的時間短,效率低,其工作只是一種自我救贖的安慰或勉為其難的敷衍。災民對之也不太買賬,一度傳出“防火、防盜、防心理師”的民謠。

  心理救助乏力的背後,是組織的混亂。中科院心理專家張侃稱,“整個四川災區一度有2000多名心理學工作者,其中只有500多人是有組織的。至於其他人,不知道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也不知道他們要幹什麼。”地震發生後,各級民政、團委、衛生部門、教育系統、婦聯、學術機構等都在組織心理援助。其結果是,誰都對心理救助負責,結果誰都不真正負責。與此同時,心理救助的資質問題也浮出水面。究竟誰有資格進行心理援助?國際創傷治療師?國家心理咨詢師?心理學會注册心理咨詢師?精神科醫生?并無定論,各人之間也互不買賬。

  更尷尬的是,一度火爆的災區心理救助項目,如今少人問津,猶如荒蕪的古道。在網上搜索相關災區心理救助網站,不少在2009年後就停止更新。殘存的災區心理救助項目也舉步維艱。比如中科院心理所,去年計劃在災區建10個心理救助站點,由於資金等限制最後只建成7個。目前每個站點每月經費僅1萬元,運轉相當吃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