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危機之下的結構調整與政策路徑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09-08-17 10:46:36  


 
                  國民收入分配改善之策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最突出的結構性矛盾是投資、消費失衡,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消費嚴重不足,其根源在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平衡。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中國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降低私人部門儲蓄,刺激私人部門消費。政策層面的相關措施包括:第一,降低預防性儲蓄,充實社保,改善醫療保障、養老保障,逐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如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等。這作為政策方向是確定無疑的,但從政策制定到影響消費支出還需要一段時間。
 
  第二,減輕流動性約束,對消費者來講就是促進信貸的便利性。當消費者有消費的意願,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的時候,可以用未來的收入做抵押,來獲取資金,支持消費。信貸的便利性獲得,在一定程度上是與金融技術的演進、金融服務競爭的深化密切相關的。 

  第三,觀察中國的消費、投資模式,更緊迫的問題是國民收入分配越來越向著不利於普通消費者的方向變化。過去幾年,大多數普通公眾的收入占國民收入分配的份額一直在下降,這是中國消費比例持續下降的一個關鍵原因。單獨觀察一個家庭部門的消費傾向,可能並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考慮到住房消費,支出比例下降是說不上的。但在總量層面仍然表現為消費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民收入分配正逐漸向資本傾斜。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輪經濟增長所引致的結構改變中,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在增強,資本盈利在上升。很多競爭性行業,如服裝、玩具、紡織等,企業盈利能力的改善並不明顯,而上遊行業如煤炭、石油,及很多偏中游的行業如鋼鐵製造、化工,這些領域的盈利能力則得到了真正的改善。這在宏觀層面造成的結果就是資本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份額在上升,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份額卻在下降。只有改變這一基本局面,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刺激消費。 

  改變這個局面當然不容易,但降低行政壁壘,鼓勵競爭,真正實現國退民進,放鬆牌照管制,為民營經濟、私有部門進入創造一個相對開放、自由、公平的制度環境。這在一定程度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轉變顯然需要時間。在此背景下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還有第二個辦法,就是允許勞動者更多地參與資本的利潤分配,如強制國有企業給中央財政分紅,中央財政再通過減稅和增加轉移支付等方法分配給普通公眾。 

  另外就是一些相對比較激進的方法,如讓居民投資國有企業,使他在獲取勞動報酬的同時參與利潤分配。理論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一部分國家的股份分給老百姓,當然這是最極端的,還可以有一些易於操作的辦法。 

  中國各級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接近30%,在全世界來看,處在正常區間。但考慮到國有資源,如土地、國有企業等所產生的大量收入,實際上作為廣義的政府部門,在整個經濟層面對資源的支配能力要強得多,從而調節國民收入分配的空間也是比較大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