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麼使政府信息跑得過謠言 | |
http://www.CRNTT.com 2009-10-23 13:19:14 |
10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重慶新聞發言人培訓班上,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學院劉笑盈教授給重慶市的新聞發言人支招:“掌握主動權,不能讓政府信息發布跑不過謠言。”(《重慶晚報》10月22日) 我們知道,謠言歷來是突發公共事件的伴生物。而在當下,無論是在突發公共事件是否已經發生的情況下,謠言之所以被公眾相信,不僅僅是因為謠言本身具有的殺傷力,更是由於人們面對正在發生的危機以及無法掌控信息的前提下為自身預設的恐慌。隱藏其背後的事實就是“政府信息發布跑不過謠言”。 無論是河南開封杞縣“鈷60被傳洩漏事件”,還是武漢市“六連號”事件,甚至可以說在每一起公共突發事件中,都讓我們見識了謠言的殺傷力,其傳播速度和影響範圍已經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當謠言初步形成時,公眾若無法從政府那裡獲知權威信息,就只好輕信小道消息,以致引起恐慌,這必將傷害政府公信力。而只要處置得當,民眾也就不會輕信小道消息。可惜,一些地方政府處理謠言的方式是“先堵再伺機處理”,最終延誤了最佳時機。這也就是本則新聞所說的“政府信息發布跑不過謠言”。 謠言的傳播,會在很大程度上不真實呈現事件的情境,所以謠言本身能夠成為整個事件過程的重要因子,並可能導致治理的失效,使其在更深層次上蔓延甚至持續下去。正如學者奧爾波特所言:“謠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危急時刻更是如此,每當社會局勢緊張,不實的報道便惡毒地增長。謠言或散布不必要的擔憂,或誇大希望,從而使道德遭到破壞,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尤為有害的是,它們傳播敵視和仇恨的有害偏見”。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要求“政府信息走在謠言前面”。 其實,滿足公眾信息權就是讓公眾可以辨認和檢測社會的狀況,無論是災害信息還是鼓舞人心的信息。而在滿足公眾信息權的同時,政府的公信力也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一個有序的社會使得共克危機成為可能。 謠言是民眾社會經驗的一種反映,是他們對社會某些現象的一種發洩。常識告訴我們,謠言止於透明,止於法治,止於科學,止於通暢社會空間的建立。透明包括政府工作的透明,媒體的透明,群體的透明和個體的透明。從根本上反擊謠言,就要鏟除產生謠言的土壤。因此,我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應該從法律層面加以完善,從體制的高度來規範化,克服過去“不敢說”,“反應慢”等缺陷。在對待突發事件時,應第一時間高質量公開相關訊息,使得謠言在尚未形成之前就喪失其生長的土壤。 公眾從來不會因真實信息而恐慌,而只會因虛假信息而恐慌,因為當政府不能提供真實信息的時候,社會上的流言、謠言就會提供相反的信息,結果給社會穩定造成更大的影響。謠言不可怕,就怕“謠言當家”,所以,必須消除“政府信息發布跑不過謠言”的滋生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