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人民幣準備好挑戰美元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09-12-01 10:57:08  


人民幣與美元,可以達致雙贏。
  中評社台北12月1日訊/《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64期的文章“人民幣準備好挑戰美元了嗎?”文章內容如下:
 
  二○○九年十一月十九日,美國財政部長蓋納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他相信中共會讓目前嚴密控管的人民幣匯率更具彈性,並反映市場的期待。在此之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北京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對話後指出,“我在雙方討論時,就如同與該區域其他國家一樣,都強調根據經濟基本原理運作的匯率,可對全球經濟重新平衡的努力,做出重要貢獻”。 

  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表示,如果美國不能好好處理貿易和財政的雙赤字問題,美元可能會失去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地位;未來十五年內,人民幣有可能成為替代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之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目前美元佔各國中央銀行外匯存底的比率約為百分之六十二,創下歷史新低,而歐元和日元的比率則有所上升。 

  二○○九年十月下旬,美國華府重要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一份題為“Is China Ready to Challenge the Dolla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nminbi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的研究報告;二○○九年六月十七日,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亦曾針對人民幣的議題,發表一份題為“China’s Currency: A Summary of the Economic Issues”的專論。這兩份文件對於人民幣是否能夠挑戰美元,成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議題,提出深入的剖析,其綜合要點如下: 

  第一: 人民幣要取代美元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必須擁有三個條件:(一)人民幣國際化,亦即人民幣可以在國際金融體系中自由兌換與交易;(二)人民幣擁有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亦即世界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願意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或外匯資產的組合;(三)主導國際儲備貨幣體系,亦即人民幣佔國際儲備貨幣組合比例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 

  根據上述三項條件評估人民幣目前所擁有的實力,顯然距離挑戰或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人民幣國際化的落實必須通過三個步驟包括:(1)貿易結算貨幣;(2)國際投資貨幣;(3)國際儲備貨幣。目前,中共方面正積極與世界主要貿易夥伴簽署雙邊貿易結算機制協定,以推廣運用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但是,人民幣要成為國際主要投資貨幣,就必須開放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同時要讓人民幣能夠自由兌換,其才能夠成為有意義的投資貨幣。最後,當中國大陸的國民生產毛額(GDP)超過日本的四兆五仟億美元、同時與多數貿易夥伴國家達成雙邊貿易結算機制協定,並正式開放國內資本市場,讓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成為國際投資貨幣,屆時自然會有越來越多國家的中央銀行會把人民幣納入其國際儲備貨幣的組合,促使人民幣晉身國際儲備貨幣之列。然而,面對美國所擁有高達十四兆美元GDP的經濟能量,以及美元仍佔有全球百分之六十二以上的國際儲備貨幣實力,人民幣要替代美元主導國際儲備貨幣體系,仍然充滿變數。 

  第二:人民幣的低估可以促進出口並吸引外資投入中國大陸,但卻會擴大全球貿易失衡並壓抑中國大陸人民的生活水準。目前中共方面不願意讓人民幣大幅升值,主要是擔心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造成大量失業人口;同時,美國的經濟若大幅衰退,進口大陸產品的能力下降,勢必會嚴重打擊中國大陸的出口產業。相對於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元若大幅貶值將嚴重衝擊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國家。由於中國大陸擁有二兆美元外匯儲備,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以美元資產計價,因此也將蒙受重大匯兌損失。如果中國大陸停止購買美國的公債或拋售高達八仟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必將造成美元的貶值,同時導致美國公債利率上揚,迫使美國必須加速發行美元,以填補財政赤字缺口,但卻可能使美國的財政金融體系陷入新一輪的危機。 

  換言之,美“中”兩國的經貿財政互賴關係己經越來越密切,雙方領導人也共同體認到“合則兩利、鬥則兩敗”的政治現實。因此,美“中”的領導階層在面對“人民幣挑戰美元”的議題,均傾向於採取平衡理性的態度,一方面敦促中國大陸積極準備好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各項條件,並加速發展內需市場的規模,以減少對出口市場的依賴;另一方面則是要求美國方面增加國內的儲蓄能力,改善貿易與財政雙赤字問題,使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中的穩定基礎;與此同時,人民幣晉身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將水到渠成,並且能夠增進國際儲備貨幣組合的多元化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