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向印度學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6-22 12:27:13  


 
  《北京晚報》:您認為印度私企的成功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潘鬆:印度私企的成功之處在於創新和國際化,我在書中提供了印度初創企業、實驗室、成熟企業的創新範例。在海外兼並過程,儘管我們出價不菲,但歐美澳公司由於擔心併購後的管理問題,對我國企業仍然有許多負面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印度超一流企業在經營戰略、管理經驗、領導能力上的成功經驗,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有借鑒意義。

  伴隨印度私企成長的是具有國際視野、受過歐美教育、具有國際經驗的印度企業家。和中國企業家相比,印度企業家吃苦耐勞精神一點也不遜色。而且很多人吃素、生活儉樸、有嚴格的宗教信仰。很少像中國人那樣好面子喜歡鋪張浪費。

  目前在許多世界頂級企業中,有大批印度裔高級管理人才與高端技術創新人才。這些獨特的優勢,使印度企業具備了很好的全球資源整合的潛能。這將有助於印度企業在未來厚積薄發,取全球化之勢。印度的管理精英成長為一流的國際化人才,日益成為印度的競爭優勢。英國倫敦商學院的一位教授形象地說:“印度人在西方人腦海中曾是這樣一種形象:在某個跨國公司總部見到印度人,要麼是一名會計,要麼就是個網管。不過如今坐在辦公室里的那個印度人很可能就是你的老板。”

  《北京晚報》:您認為印度經濟上崛起的秘訣何在?

  潘鬆:答案是——創造該國85%財富的私營企業。目前33個印度私人企業已經發展成具有世界級規模和競爭力,縱橫捭闔,在多個經濟領域整合全球資源,從石油和天然氣、信息技術、制藥、電信、汽車和零部件發展到鋼鐵、金屬、煤碳、電力、奢侈品和娛樂,橫跨北美、歐洲、非洲、中東、東南亞、中國、拉美等,特別是美國居印度企業併購的首位。

  近年來,印度的信息技術、金融、文化、教育和醫療等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業收入已成為印度經濟的增長點和驅動力,占2009 年GDP比重已升至61%,而中國的服務業在2009年只貢獻了43%的GDP,印度創造服務業奇跡的正是其私營企業。我的作品《我們向印度學什麼:印度超一流企業的崛起與啟示》為讀者精選了七個耀眼的超一流企業印度IT巨人——INFOSYS公司;印度最大制藥公司——南新實驗室有限公司;印度最大私有銀行——ICICI銀行;印度市值最高的企業、規模最大的私營企業——信誠工業;印度最大網絡服務提供商——信誠ADA集團;印度最受尊敬企業——塔塔集團;全球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前六個幾乎涉足印度經濟的所有部門,控制著該國發展的主脈。鋼鐵巨無霸安賽樂米塔爾集團,雖然注册地不在印度,但是由印度籍的鋼鐵皇帝米塔爾掌舵,其跨國併購經驗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些明星企業所從事的行業直接或間接和我國的同行存在競爭關係。

  毫無疑問在軟件外包、醫藥、金融等領域,印度是贏家,在國際化和海外併購方面,印度的成功率和經驗遠遠領先於中國。沃頓知識在線分析認為印度在某些高端製造業領先於中國,比如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通訊、機械產品、鋼鐵、包裝,甚至時尚和珠寶行業。印度還加緊創建更多的經濟特區。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齡比中國更低,可以享受更長期的“人口紅利”,更容易在未來接受製造業從中國轉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