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吳冠中:美術界是變形的妓院……

http://www.CRNTT.com   2010-06-27 08:48:34  


吳冠中作品
 
  1946年,國民政府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一次面向西方國家的公費留學考試,時年27歲的吳冠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僅有的兩個繪畫專業名額之一,得以進入法國最高美術學府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閱卷時,擔任考試閱卷考官的陳之佛看到了一篇極其出采的應考文章,居然喜歡到偷偷抄了一份珍藏。這個秘密被埋藏了40年後,直到2006年才在其女兒陳修範家里發現這份手稿,而原作者正是吳冠中。2007年10月15日,它被裝裱一新,懸掛在中國美術學院二樓參加“滄桑入畫———吳冠中藝術展”。

  我當年對文學充滿了興趣,但是學不了,為什麼?因為學文學沒飯吃,這才改了工科。而轉學美術,是學不成文學,又被“美”深深觸動後的一種替代。如果說美術是我的配偶的話,文學就是我的情人,聽到有人說更喜歡我的文章,我就覺得很高興。一百個齊白石的社會功能也比不上一個魯迅。

  美術的責任就是提高審美,掃除美盲。但美盲和教育程度並不成正比,在農村寫生的時候,我把作品拿給房東看,要是那些大伯大娘說畫得很像,那就說明畫得還不夠好,只有他們贊嘆“好美啊”,這才算得上是件好作品。———吳冠中

  到杭州的第三天,吳冠中和中國美術學院的學子們做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那個下午,中國美術學院的年輕學子們獲益匪淺。

  老人都是孤獨的,好在我能依靠藝術。再過三五十年,你們也會和我這個老頭一樣,這幾十年的生命有什麼價值?只有不斷的創造。你們中間也會有些人成為大師的,風格是作者的背影,作者自己看不見,大師是後人對前人的認識,現在誰看得起誰啊。

  藝術分娛樂別人的藝術和傳播大道的藝術,我想搞傳播大道的藝術,但直到晚年才得以實現,這就是我一生無奈的藝術轉折。———吳冠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