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郭宇寬:駁郎咸平“印度比中國更腐敗”

http://www.CRNTT.com   2010-08-20 09:01:48  


 
知識分子應該為蒼生說人話

  在郎鹹平看來,印度的體制是低效的,他舉的例子是“你看那個浦項制鐵,它當年進印度的時候,那真是費了勁了,為什麼?它要占用村中的林地,這些居民鬧得李明博跟辛格談判了好幾次。”

  與此相比中國的體制,官員的決策實在是太高效了。

  這是郎鹹平所推崇的集權帶來的高效,在中國,一些地方官員,想拆哪片,就拆哪片,想拆誰家的房子,就拆誰家的房子,想征哪個村的地就征哪個村的地,轉手賣給開發商,地方政府就可以賺大錢。誰不服,地方官員就壓制,甚至可以把人抓起來。這種所謂“高效”而無視法律的權力機構,就是郎鹹平所提倡的,在郎鹹平看來是低效的,在我看卻是對哪怕最弱勢的公民權利的保障。

  在中國不少縣,你都會看到政府門前寬闊無比但是格調低俗的大廣場,看到八個車道的大馬路在赤裸裸地炫耀權力的意志。這種郎鹹平所提倡的高效有執行力的政府,常常讓我感到惶恐,和為它的人民而痛心。不談權力的運行機制,和權力來源的合法性,光講集權和人治,是無知而無恥的。

  在我看來一個知識分子存在的價值,應該為蒼生說人話,而不是為人治的強權唱贊歌。郎鹹平和他的營銷團隊,包裝他的口號是“良知”二字,雖然我認為學者首先要保證的是尊重事實和邏輯,為公眾提供真實的判斷,但如果一定要談良知,從目前的言行來看,假如郎鹹平身上真有被叫做良知的東西,還真的要思量思量。(摘編自8.19日時代周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