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超級區議員”代表性須合理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1-06 11:17:50  


如果“超級區議員”的“廣泛代表性”異乎尋常,也是有違法理的。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訊/法學博士宋小莊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議員代表性須合理化”。作者認為:“全港除去功能界別選民外,共約320萬選民,即使按五席劃分,每席的代表性是64萬,不但比傳統功能界別議席的代表性為大,也比分區直選議席的代表性為大,甚至還比2012年行政長官的代表性(如按直接選舉計算)為大,這是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法理的。”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特區政府已經就落實2012年政改方案向立法會提出立法建議,建議新增加五席超級區議會功能界別以全港一個選區,按比例代表制產生五個議席。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

  但不能不指出的是,全港除去功能界別選民外,共約320萬選民,即使按五席劃分,每席的代表性是64萬,不但比傳統功能界別議席的代表性為大,也比分區直選議席的代表性為大,甚至還比2012年行政長官的代表性(如按直接選舉計算)為大,這是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法理的。

  本來功能界別的代表性略低於分區直選,對以個人票或個人票為主的專業界別而言,其選民基礎由數千至數萬不等,與分區直選平均約10萬的選民基礎相距不遠,只要拉上補下,略作調整,就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功能界別的代表性不足問題。可惜就因為代表性不足,也許還有別的原因,就被反對派口誅筆伐,人人喊打,搞成過街老鼠。現在分區直選的代表性只有超級議員的六分之一,卻沒有人聲討了。

  頭痛要醫頭,腳痛要醫腳,這是醫家常識。如有高明的醫生,來個頭痛醫腳,並不是不可以的。但傳統功能界別代表性不足,不去增加,反倒增加另類功能界別的代表性,稱之為腳痛醫頭,手痛醫腳,右手腳痛醫左手腳,的確離譜。香港的問題越來越多,一個問題未解決,又出另一個新問題,真要請神醫來治理不可。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