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貨幣體系失調引發六大症狀令人憂

http://www.CRNTT.com   2010-11-24 08:32:16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訊/全球量化寬鬆時代的風險與挑戰才剛剛開始,量化寬鬆不僅擾亂了信用總量、信用創造機制、真實經濟增長機制的關係,導致全球金融秩序混亂,美元陷阱危機四伏,也將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更加複雜化,國家之間政策協調難度不斷加大,經濟失衡的風險進一步加劇。

  證券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當前,全球貨幣結構越來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經濟結構,失去貨幣錨的世界經濟正面臨著經濟增長、通脹、就業和匯率相互背離困境的挑戰,全球真實財富創造中心和金融產品創造中心之間的背離也越來越嚴重。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工業大國而言,量化寬鬆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將本幣盯住一個越來越不穩定的信用貨幣而獲得長期的經濟金融穩定,這不但使本國的貨幣政策失去應有的獨立性,而且也很容易招致外部的壓力。中國工業與金融經濟發展失衡帶來的無可避免的一系列問題,全球“東升西降、南熱北冷”的格局注定中國將在較長時期內面臨資產膨脹和人民幣過快升值的風險,特別是由於中國匯率形成機制決定了,近年來中國外匯占款存量占基礎貨幣存量的比例不斷提高,輸入型通脹和流動性成為中國流動性的主要來源,中國以怎樣的金融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來趨利避害,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與穩定,保護好人民幣資產等問題確實是最為嚴峻的政策考驗。

  文章分析,從對危機性質的判斷來看,本輪危機並不是由金融領域的局部非系統風險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2007年以來的全球危機是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全球經濟失衡所引發的全球利益分配差異及一系列相關問題的強制性調整。在此判斷的基礎上,研究認為全球經濟中的種種風險都與全球經濟的失衡相關聯,而量化寬鬆將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供給與需求、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資本流動、財富分配、通脹與通縮、國際貨幣體系等方面失衡的風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