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公平徵稅,並非傳說

http://www.CRNTT.com   2010-12-15 10:19:48  


個稅標准是否公平,取決於它是否侵占了納稅人維持生活的必要支出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訊/隨著車船稅、物業稅、土地增值稅、煙草稅等各種調整方案消息不斷傳出,“調稅”話題引發了以“中產”為主的公眾熱議。但更牽動人們神經的,是涉及面最廣的個稅改革。與其他稅種上調消息不同,本輪個稅調整帶有明顯的“下調”期待。其實,比稅率下調更值得被期待的,是如何實現稅負公平。

  ※稅負公平是個相對概念

  個稅非中國納稅人大頭,2009年僅占總稅收收入6.25%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採用的是所謂的“分類所得制”,即將個人五花八門的收入來源分為工資、稿酬、勞動報酬、股息、財產租賃轉讓等11類,再按每個類別所得單獨徵收稅款。自2008年3月調整後,個人所得稅的工資部分“起徵點”是2000元/月,由此劃分出5%~45%不等的9個徵稅級別。從賬面上看,個稅的稅額貌似並不過分。據財政部公布的數字,2009年全國稅收收入為63104億元,其中來自個稅收入為3944億元,僅占6.25%;今年1-9月個稅收入增長了21.5%,但也僅占總稅收的6.6%。

  月薪1.8萬的中產白領35年可交個稅近100萬

  但這里面問題有二:一是個稅其實並非中國的主要稅種,零零總總的其他“間接稅”才是稅收大頭;二是“小數怕長計”,從長遠來看個人負擔的個稅比率談不上低。以一名處於個稅徵收中間檔的、稅前月薪18000元的白領為例,按現在的徵收標準,他每月須上繳的個稅稅額是2337.64元,假設其月薪和個稅徵收標準均維持35年不變,光是個稅部分他就將為國家貢獻接近100萬。

  個稅輕重不在於稅率高低,而在於是否“強人所難”

  100萬算多還算少?中國的個稅起徵點到底算不算過低?每個級差的設置又是否合理?按道理說,以掙得越多徵稅越多的方式“保證公平”,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在《福布斯》的“稅收痛苦排行榜”眼里,中國卻連續好幾年將被評為全球第二,僅次於以高福利著稱的法國。這是為什麼?其實,個稅重不重,關鍵在於看納稅人是否承受得起。正如財稅學者李煒光指出,“輕與重是相對的”,只要一個納稅人須勉強才能交納稅款,對他/她來說稅負就是重的。這下子,更複雜的問題來了,原來簡單的“多掙多上稅”也不能確保人們接受個稅稅率,個人所得稅到底可以怎麼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