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2011相似2004

http://www.CRNTT.com   2010-12-28 08:33:2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訊/在複雜的內外部經濟環境下,中國的經濟周期波動呈現出典型的“經濟周期短期化、高頻化”特征。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文章指出,僅僅在2010年的不同季度,中國經濟就快速經歷了一季度的偏熱、二季度的顯著回落、三季度的企穩、四季度偏強的一輪短波動周期。在2010年四季度經濟增長基本面偏強背景下,宏觀政策決策在應對通脹壓力時可能力度會更為堅決。

  2011年中國經濟的波動,依然可能延續這種波動短期化的特征。分季度來看,一季度乃至二季度的部分階段在基數效應和政策調控下會呈現回落觸底態勢,隨後在總體上升周期推動下,進入溫和上升階段。

  文章分析,在經濟形勢判斷上,2011年的宏觀經濟基本面與2008年有明顯不同,但卻與2004年相似。

  從國內經濟環境看,2007~2008年初中國經濟處於上一輪周期的峰值階段,經濟增長率突破14%,並在高位運行。而2010~2011年,中國經濟則總體上可以說在經歷危機觸底之後,處在新一輪周期的起點上,儘管經濟周期波動短期化,但是總體上看,如果沒有大的增長點經濟增長率難以再現持續多年10%以上的高增長階段。歷史上,幾次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速度超過10%,分別由中國加入世貿帶來巨大海外市場、房地產市場改革以及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轉軌等大的增長點帶動。

  從國際環境看,2008年全球經濟增速也處在危機前的高位,世界能源價格上漲產生明顯的輸入型通脹壓力。相反,目前來看,全球經濟在未來幾年仍處於緩慢復甦的調整期,中國面臨的外部壓力相對較小,資源能源價格雖然有所上漲,但是依然低於2008年的水平。

  從引發2008年高通脹的觸發因素看,豬肉價格、糧食及蔬菜價格、能源價格同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特別是由於疫情所引發的豬價上漲幅度十分顯著。簡單對照,過去幾年中國糧食產量連續豐收,糧食存量及儲備都比較充足,食品價格上漲壓力雖然趨勢難改,但應小於2008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