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光標式慈善為何在台灣改弦更張

http://www.CRNTT.com   2011-01-28 09:10:18  


2011年1月26日,號稱“中國首善”的富豪陳光標與其妻子等47人組成的行善團,今天晚間約10時20分抵達台灣桃園機場,他表示,自己是抱著感恩的心來台的。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訊/有中國首善稱號的陳光標,1月27日至31日率50多位大陸企業家訪台,並向遭受莫拉克台風之災的同胞以及部分地區貧困戶、特困戶發放春節“紅包”。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唐昊今天撰文“陳光標式慈善為何在台灣改弦更張”,評說如下:

  據媒體報道,有中國首善稱號的陳光標,1月27日至31日將率50多位大陸企業家訪台,並向遭受莫拉克台風之災的同胞以及部分地區貧困戶、特困戶發放春節“紅包”。預計發出新台幣5億元,折合人民幣1.3億。陳光標聲稱這是對以往台灣同胞對大陸慈善事業捐助的一種感恩和回報。但令人尷尬的是,這次“感恩之旅”慈善行動卻因其高調發錢、當面發錢等慈善方式而在台灣備受爭議,有縣市就因其“觀感不佳”而婉拒捐款。

  對大陸民眾來說,應該是看過很多次這種“陳氏慈善”了,所以並沒有大驚小怪。實際上,陳光標在大陸的行善行為比這還要高調得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有:捐錢前一定要將鈔票叠成墻拍照;受捐者要一個一個排隊上台領錢;甚至鞠躬道謝等等。在現代人看來,頗有嗟來之食的感覺。不過陳選擇這樣做慈善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大陸目前的慈善環境,你真要找一些值得信任的專業組織來替你安排捐款,也確實很難找到幾個合格的。所以最後索性當面發錢!“陳氏慈善”凸顯的是我們慈善公信力的缺失:捐款者信不過捐贈對象,捐贈對象也信不過捐款者;以及慈善捐助的不規範、慈善組織的不發達等一系列問題。 

  但這次到了台灣,“陳氏慈善”卻被人認為“奇特”,大抵是因為台灣很少人這樣做過。為了解釋這種不尋常的行為,台灣媒體多方面猜測陳的動機。有人批評陳是為其下一步投資做準備等等。這些都屬於小家子氣的猜測。而且,平心而論,善心就是善心,捐款就是捐款,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才是最實在的。即使陳這樣做的目的真的是要吸引媒體目光,甚至是為了下一步投資做準備,也無可厚非。人們做慈善的動機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的,要求太多,就只有聖人能做慈善,也就沒有什麼慈善了。實際上,近年來陳光標除“發錢”外,更多的還是向全國老少邊窮地區的困難群眾和希望學校捐款捐物。據報道,截至目前,他個人捐贈款物已累計達到14.19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