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提高個稅起徵點:越多越快樂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11:20:30  


民衆提高個稅起征點的願望即將照進現實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海內外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在回答網友問題時,溫總理表示,將提高個人所得稅薪酬的起徵點。此前,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提高個稅起徵點的相關消息也屢見報端。如今民眾提高個稅起徵點的願望即將照進現實,值得期待。不過,更值得思考的是調高起徵點對於個人來說到底有多少實際意義?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應該往哪裡去?

  ■ 個稅起徵點調整:艱難的歷程

  個稅起徵點亟待調整

  目前每月2000元的個稅起徵點沒有充分考慮生活資料價格和房價的上漲,沒有考慮教育、醫療、撫養、贍養等家庭必需的支出日趨沉重,導致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的兩次提高均低於工薪階層的勞動報酬增長,變相使得本來可以免予繳納個稅的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勞動者被動進入納稅者行列,加重了生活的負擔,引起工薪階層的強烈不滿。

  65%的個稅稅金來自於中低收入人群
中低收入群體承擔著65%的個稅貢獻率,與稅收先進國家富裕階層承擔70%左右稅負形成鮮明反差,與稅負公平、量能負擔的徵稅理念存在過大偏離;而且,個稅只占全國稅收總收入的6.6%左右,在國家財稅收入連年創新高、國庫充盈的情況下,降低中低收入群體個稅負擔的財政條件已經足備。

  最優改革應該是社會總成本付出較小的情況下得以實現的改進。從這個角度講,此前對於個稅改革的慎重並非全無道理。但是,若從維護和發展民生這一終極目標的角度說,個稅改革越早啟動越好。隨著新一輪通脹的到來,中低收入群體所受影響遠大於高收入群體。適當降低這一基數龐大群體的個稅負擔,會明顯提高百姓的抗通脹能力。因此,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技術難題,但輕徭薄稅以保民生,是政府的必然選擇。

  個稅起徵點調整歷程

  1980年9月10日,我國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80版個人所得稅法),我國居民也正式進入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時代。1993年10月31日,對80年版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第一次修正,之後的1999年8月、2005年10月、2007年6月、2007年12月,全國人大相繼在1999年頒布的個人所得稅法的基礎上進行修正,主要的內容就是調整免征額。免征額度則相繼從80年的800元最終提高至2007年的2000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