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 更需框架設計

http://www.CRNTT.com   2011-04-01 09:30:37  


  中評社北京4月1日讯/人民幣國際化和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目前業界和學界都多有討論,特別是香港的人民幣規模成長十分迅速,目前已經接近4000億元人民幣,業界有樂觀的預期認為年底有可能接近一萬億元左右。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的文章認為,從已有的分析看,較多關註一些“見招拆招”的具體細節問題,卻少了應有的整體性、框架性的設計方案。當前人民幣的國際化和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正處於即將加速的起步階段,特別需要有一個大的框架和階段性的把握,需要系統的頂層制度設計。  

  具體到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首先需要討論的問題是中國為什麼需要這個市場?一個大的背景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趨勢。對於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來說,出於平穩起見,其貨幣國際化進程需要分步推進;而如何分步推進,則需要香港這樣的充分國際化的金融市場作為先行一步的參照。

  當前,中國的G D P總量已經排在全球第二位,但如果看看全世界排在前10位、20位的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大概只有人民幣不是完全的可自由兌換貨幣,只是在貿易項下可自由兌換,而在資本項下受到嚴格管制。如要推進人民幣的完全可自由兌換進程,就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在一個大國裡做貨幣國際化的“試驗”,容易對整個經濟體的穩定性形成大的沖擊,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和較大風險。所以,一個大的戰略考慮就自然而然逐步形成,即支持在香港建立離岸的人民幣市場,讓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在人民幣沒有完全國際化、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之前充分試驗。這樣貨幣監管當局就可以看到人民幣在可兌換過程中所碰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充分吸收各種經驗教訓,然後再相應推進國內的貨幣國際化,就能將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降至最低。其實,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不僅能起到一個先行一步的標尺作用,還有一個優點香港市場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卻是海外市場、充分國際化的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