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的崛起並非“板上釘釘”

http://www.CRNTT.com   2011-04-07 09:30:51  


 
  美國需要中國支持(至少是容忍)它的軍事幹預行動,這就給了中國討價還價的機會。尤其讓人們好奇的是,奧巴馬政府對中國做了什麼讓步,才讓其在對利比亞動武的聯合國決議投票時沒有行使否決權。不過也只有講條件才能保證賭注十拿九穩。

中國飛速崛起的三點警示

  盡管如此,對於中國的飛速崛起,更多的警告甚至懷疑也是完全站得住腳的。至於中國“不可避免”要成為超級大國——更不要說其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的能力——的觀點,有三個有力的理由可以對其亮起警示燈。

  第一,太多這類預測都是基於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簡單綫性分析。隨著中國經濟基礎越來越龐大,經濟日益成熟,要維持快速的增長會更加困難。一個從赤貧狀態起步的國家如果經濟政策對路,實現8%到10%甚至更快的年增速是可能的。但大規模成熟的經濟很少會出現這樣的增長。沒人會指望美國——或者就這一點來說,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國家——以這樣的速度來增長。對更成熟的經濟來說,5%或6%的年增速已經是非常快了。在某個時候,也許在下一個十年,中國就會出現這樣的轉變,其經濟增速會逐漸放慢。

  這就引出了中國崛起論應小心的第二個原因。這樣的經濟成就需要持續的社會安定和政治穩定。每年有大量的年輕人,尤其是男性,離開農村,他們需要被大城市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城市所吸納。私底下,中國的學者和輿論領袖已在擔憂,如果GDP增速跌至7%或8%——更不用說更低水平——會導致什麼後果。

  第三個應警惕的原因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外交和政治成績都是美國自傷的直接或間接結果。華盛頓方面決定在穆斯林世界實施兩次軍事幹預和國家重建任務,這會被口後的歷史學家列為驚人失策的例子。如果日前在利比亞的行動最後沒能維持在美國發揮有限作用的小事件層面,這次幹預也將載入美國外交政策失誤的史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