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哈羅”對香港教育帶來挑戰和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1-05-27 08:39:37  


 
  這里面,從教學、育人的角度而言,“哈羅”校方標示的四點核心理念都相當正面和值得肯定,包括:一是通向世界一流大學之門;二是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學會包容、尊重和理解他人;三是認識個人優點和缺點,不卑不亢;四是了解個人行為的後果,學會自律生活。

  具體課程安排上,也分為三個範疇,一是英文、數學、科學、信息科技等必修科,二是經濟、歷史、地理、商科及第二種語言等選修科;三是音樂、戲劇、體育及領袖訓練等全人教育科目。學生規定每日上課六小時、課外活動兩小時,宿生未請假批准不得擅自外出。

  一個小孩子、青少年,如果在十三年的中小學階段,能夠接受這樣的教育,在書本知識以外,還能夠在人際關係、尊重別人以及自律、責任等方面得到教導和培訓,對其個人成長和未來前途肯定都會有莫大的幫助。而對一些不惜一年連學費、宿費、書簿雜費付出二、三十萬的家長來說,他們所寄望於子女的不正正就是這種比較全面、全人的教育而不光是“應試教育”嗎?

  當然,“哈羅”是私人辦學,規模和經費不是一般九年、十一年的免費教育可以比擬,但於教學理念、目標而言,金錢並不是唯一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有真正關心、支持教育的政府,有真正關心、愛護學生的老師和校長,有真正懂得教導、支援子女成長的父母,提供優質教育就並非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本港大部分中小學都不可能有“哈羅”那樣漂亮的英式校舍建築,不可能有自己的運動場、游泳池,但對學生的愛心,“授業解惑”、教書更要教人的理念,是不會受到環境限制的,問題是一切都要以人為本、以學生利益為本,而不是“以官為本”、按規章制度“一刀切”辦事而已。超級豪華、貴族的“哈羅”可以出精英、入牛津劍橋,天水圍難道就不可以出好學校、好老師和好學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