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需要怎樣的宏觀視野?

http://www.CRNTT.com   2011-06-28 08:44:24  


 
反對派政治圖謀跨越了“一國兩制”界限 

  無論使用怎樣的措辭或論述,香港的反對派已經把他們的政治圖謀跨越了“一國兩制”的界限,他們不僅欲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複製西方政治模式,而且,欲以西方政治模式重塑國家政治體制,在這一點上,他們心目中已無“兩制”差異而是竭盡全力改造“一國”。 

  然而,反對派一方面公然鼓吹“一國”政治體制同向西方政治模式看齊;另一方面卻力圖促使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趨勢停頓甚至逆轉。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在2011年6月8日《明報》A32“觀點”版發表《回應特首曾蔭權的“深思”挑戰》,繼續為公民黨策動港珠澳大橋工程司法覆核辯護,並且,以所謂“中港融合是否不惜代價”蠱惑人心的責問來煽動輿論,企圖阻撓和反對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 

  仔細分析就不難理解,反對派阻撓和反對香港經濟融入國家主體經濟,正是擔心以國家主體龐大經濟為載體的價值觀正在影響乃至最終會同化香港社會的傳統價值。這同反對派欲在香港和內地同時推行西方政治模式,本質是一致的。問題在於,全面審視現時香港與國家主體的政治經濟關係,二者頗不平衡——在政治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本身尚未能如反對派所願複製成功西方政治模式,遑論西方政治模式向國家主體推廣;在經濟上,國家主體大體已建成既具市場經濟規範又區別於西方市場經濟制度的經濟體制,並且,正以其經濟龐大規模向外部世界傳遞不可忽視的示範效應,香港以其小型經濟規模在融入國家龐大經濟體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前者影響。於是,香港的反對派就作出合乎其立場和利益的選擇——阻撓和反對香港經濟融入國家主體經濟,同時,鼓吹香港和國家主體一起推行西方政治模式。 

  這就是反對派領袖人物和骨幹所提倡或追求的“宏觀視野”。必須指出,這不是香港社會所需要的宏觀視野。後者與前者正相反—在經濟上,必須堅定地加快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在政治上,香港發展民主政制必須考慮同國家主體的政治關係,二者必須協調以促進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融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