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太平天國:傳統民變的特殊標本

http://www.CRNTT.com   2011-09-03 09:49:57  


  中評社北京9月3日訊/“太平天國是傳統民變的特殊標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節。無論作為民變還是作為西化,它都顯得十分另類。從總體上評價歷史上的“民變”——我們過去說的“農民戰爭”——和近代的“西化”,都是十分複雜的問題。而太平天國的這些另類特點,就更值得我們去理性地思量。”《看歷史》月刊日前登載知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秦輝的文章“太平天國:傳統民變的特殊標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節”: 
 
從“太平天國民謠”談起

  太平天國,曾經在我國歷史教科書中擁有雙重的光環:她既是“從陳勝吳廣到太平天國的傳統農民起義的最高峰”,又是“中國近代史上三大革命高潮中最大的一次”。1950年代的小學課本中甚至有這樣的“太平天國民謠”:“毛竹笋,兩頭黃,農民領袖李忠王。地主見了他象見閻王,農民見了他賽過親娘。黃秧葉子綠油油,忠王是個好領袖。地主見了他兩腳抖,農民見了他點點頭。農民領袖李秀成,是我伲農民大恩人,殺了土豪和惡霸,領導我伲把田分。”

  如今恐怕只有鬼才相信晚清的中國人會唱出這種充滿現代意識形態詞匯的“紅歌”。事實上,由於李秀成在1960年代被毛澤東欽定成“晚節不忠”是個“叛徒”,這首“紅歌”便成了黑歌。文革期間其真正的創作者還被揪出來鬥了個不亦樂乎。而有趣的是,上述“民謠”在近年頗為流行的唐浩明小說《曾國藩》和《太平天國》等書中又出現了,可見還真有人把太平天國看成“農民領袖”領導農民鬥地主,打土豪分田地那麼個故事了。

  “民謠”自是胡謅,但太平天國對後世的影響確實可觀,包括貢獻了若干現代詞匯。“起義”這個詞就是太平天國自稱的,天國官書中多有“廣西倡義”、“金田起義”的說法,這是我們後來把陳勝吳廣以來的造反,包括國民黨、共產黨發動的武裝革命(武昌起義、南昌起義等)都叫做“起義”的由來。

  但是總的來說,改革以後太平天國的地位是大大地下降了。改革前她是最熱門的歷史研究課題之一,而改革後,從電子文獻庫中可以檢索1984年至今的4萬多篇文科(哲學人文社科各類)博士論文,其中只有一篇以太平天國為題,而以太平天國的死敵曾國藩為題的卻有4篇;有12篇以太平天國為關鍵詞之一,而以曾國藩為關鍵詞的卻有15篇;49萬多篇文科碩士論文中,也只有區區36篇以太平天國為題,以曾國藩為題的卻有51篇,56篇以太平天國為關鍵詞之一,而以曾國藩為關鍵詞的有131篇之多。太平天國受到的冷落可想而知。

  尤其是前些年“邪教”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太平天國一度又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改革時期對“農民革命”不以為然的思想至此又走向了妖魔化造反者的另一個極端。太平天國被描繪成一場愚昧野蠻罪惡多端的“邪教”運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版、潘旭瀾編輯的《太平雜說》收集了35篇文章,幾乎都是這種觀點。著名太平天國研究專家史式先生則舉出五條“邪教”標準,“以這五項標準來衡量,太平天國正是不折不扣的邪教。”但是他又說太平天國裡還有馮雲山這樣的好人,所以也不能說除了邪教就沒有別的。“太平天國可以稱之為一場流產了的革命,一場失敗了的起義,一個不應該長期延續卻可悲地一直延續到覆亡的邪教集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