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抗議示威“變味”的人在想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9-30 07:42:11  


 
最需警惕的“變味者”

  還有一類人,希望利用群眾運動的聲勢,達成自己的其他目的。雖然此次抗議示威活動中未有權威證據顯示這類人群存在,但還是需要提高警惕。

  還需要警惕的一類“變味”參與者,他們對群眾運動的口號、訴求未必贊同,甚至可能有排斥、抵觸情緒,但看到運動聲勢浩大,有相當的輿論影響力,希望“借雞生蛋”,利用這個萬眾矚目、人聲鼎沸的大平台,表達自己平素不便或不能表達的其他訴求。

  在這次抗議示威活動中,還未有權威證據顯示有此類參與者,但國外的一些群眾運動中,往往會有他們的身影閃爍。

  去年席捲全球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以及至今尚未平息的俄羅斯反普京運動,都有這種特色,即抱著利用群眾、利用輿論影響目的參加的某些組織、個人,潛移默化地讓運動本身“變味”為多色彩、甚至“另色彩”。

  這類“變味”未必會導致破壞、暴力,抱著上述目的參與群眾運動的人,為數通常也極少,但他們可能會有其政治目的,有周密的計劃和精細的實施方案,表面上看是“隨機”、是“衝動”,實則一切都經過策劃和安排,是“外亂內整”、“外粗內詐”,有時候他們甚至有自己的綱領和組織,是有備而來,謀定而發。

  他們就像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只需添加少許,就足以讓群眾運動“變味”,變得更加具有震撼力、破壞力。對這類人,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當然,在許多時候,這幾類“變味”參與者間的界限並非那麼涇渭分明,許多人要麼帶有混合動機,要麼可能隨氛圍、情緒和運動性質的變化,在幾種類型間反覆切換。

  避免群眾運動“變味”,以及這種“變味”給城市、社會和民眾帶來衝擊和傷害,首先應秉持法律原則,堅決維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打擊侵害公民人身、財產權的任何行為,而不管其舉怎樣的旗幟,呼喊怎樣的口號;

  其次,應採用一切手段控制場面、氛圍,將“從眾者”的數量降到最低,因為其他目的性更明確、破壞性更強烈的“變味”參與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從眾者”的人數和汹湧勢頭“借力打力”;

  第三,對假“愛國”之名一逞私欲,或在群眾運動中觸犯刑律者,應依法及時予以嚴肅懲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