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印應共同和平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2-10-17 10:52:35  


 

  ■ 分歧中的合作

  中國和印度有不斷趨同的利益,而且也有合作的理由,但兩國仍在三大問題上——邊境糾紛、巴基斯坦問題、兩國共享河流的歸屬問題——存在分歧。不過,兩國政府在處理雙方的分歧上頗為謹慎,但近期內也不會出現衝突。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境糾紛難以找到快速而簡單的解決辦法。中印兩國政府都清楚,該糾紛的始作俑者為殖民時代的歐洲帝國,而兩國在後殖民時代長期存在的悲情心結阻礙了糾紛的化解。

  中印邊境戰爭已過去50年,兩國社會都對任何涉其主權及國際地位的事情十分敏感。任何一方若是在存在爭議的邊界問題上做出讓步——不管讓步對於長期的和平與穩定是多麼必要,都可能在國內引發嚴重的輿論反彈。因此,經過自1981年以來幾乎未間斷的邊境談判後,兩國選擇的做法是通過一系列的協議和公報來有效管理雙方的邊界爭議,而並不急於達成可能在國內反對聲中作廢的一攬子解決辦法。兩國政府的利害考量不謀而合:進行談判(以避開國內關於政府忽視該問題的批評),但推遲和解(直到輿論準備好接受一個解決方案)。到目前為止,中印兩國做得很好,既避免了雙方在邊境問題上的過激言論,也沒有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即便在巴基斯坦問題上,中印兩國的利益也在趨同。政治動蕩、伊斯蘭極端主義的迅速擴張,以及外國勢力對巴基斯坦事務的嚴重干涉加劇了中國對巴基斯坦前途的憂慮,尤其是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09年和2011年的騷亂之後。中國認為新疆暴亂與在巴基斯坦受訓並以那為基地的維吾爾族武裝分子有關。中國政府在一項聲明中指出:“(初步)調查顯示,在進入新疆組織恐怖活動之前,該團夥的首腦們在巴基斯坦‘東突伊斯蘭運動’恐怖組織的海外營地學會了製作炸藥和槍支的技能。”從長遠來看,在促進掌握核武器的巴基斯坦的正常發展,置軍隊於文官政府的控制下,將經濟融入地區貿易和能源布局等各方面,中印都有至關重要的共同利益。

  中國和印度可能因共享河流問題發生衝突,但這也絕非必不可免。隨著工業化導致用水量增加,印度人擔心源自青藏高原、從北向南流的河流會被中國引到其水資源匱乏的省份。中國政府已經表示不會將水分流(到中國),並與印度分享了一些河水數據作為其承諾的保證。比起引水工程,中國更可能繼續建設利用河水天然動力的項目,即基於河水自然流動和海拔落差的水電項目。這應該能打消那些擔心爆發水資源戰爭的人的疑慮。

  中國和印度沒有也不會在所有事情上都達成一致。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一直讓印度政府憂心忡忡。印度今年4月試驗的新的“烈火-5”型(Agni V)彈道導彈似乎是衝著中國來的,而西藏的不穩定也影響了中印關係。但這些更說明兩國應該進行雙邊合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雙方已經基於四方面建立了合作框架,包括:定期峰會和高級別會議、建立軍事信任、邊境談判,以及加強貿易。隨著兩國經濟的崛起、軍事力量的壯大,伴隨著中印兩國對關鍵資源(尤其是食品、水和能源)的需求增加,兩國在這些問題上塑造全球共識的願望也將隨之增強。

  作為外交的必要組成部分,上述四大支柱已不能滿足未來之需——中印之間必須發展新的構架來維繫雙邊關係。該構架必須是一個深層的、多層次的、環環相扣的結構,能使兩國政治領導人、立法者、官員、專家、企業、政策機構、學者、學生以及兩國社會中的其他主體能相互信任、磋商、協調——一個類似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立體結構。它應該旨在確定和加強共同點,在衝突甫一出現就及時處理,並在雙邊和國際事務中促進合作。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新的中印外交體系將是對世界近一半人口、亞洲鄰近地區以及全世界福祉的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