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應如何對美國外交戰略轉向

http://www.CRNTT.com   2012-11-24 11:20:10  


 
並不忽視戰略安全及價值觀問題

  美國在對外戰略上進行大調整,將經濟置於中心地位,並不意味著對戰略安全以及價值觀問題的忽視,相反它在實施以經濟為中心的外交戰略時,將會綜合考慮戰略安全和價值觀因素,並交替使用經濟外交政策工具和戰略安全及價值觀工具,為實現其國家利益最大化以及履行其國際責任服務。

  總體而言,美國這一戰略將以經濟作為優先方向和關切重點,在實施外交時,在經濟上更加主動、積極地採取進攻姿態,與有關國家展開積極競爭,並利用自己的傳統外交優勢,參與經濟外交並極力獲取主導地位,包括領導建立多邊外交組織,參與並主導某些已有的區域多邊外交組織,以保障美國在全球和地緣政治方面的戰略領導權力,同時在安全戰略和價值觀領域則採取戰略上的守勢,主要側重於戰略上的防範和制衡,為經濟外交的實施和推進,創造安全和良好的環境,並最終為其以經濟為中心的外交戰略服務,為其國家利益服務。

  就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來說,它就是以美韓、美日戰略同盟為基礎,加強與傳統盟友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的戰略聯繫,並以經濟、安全和價值觀齊頭並進的方式尋求越南、緬甸等新朋友,構築了對華戰略防範和制衡的基本框架。為了拓展其在亞洲的利益,它除了利用東盟(亞細安)、東亞峰會等多邊外交工具、滲透美國意志之外,也積極地創建由自己掌控遊戲規則制訂和實施的專門的多邊外交組織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擴大其在泛太特別是亞洲的影響力,促進一個更開放和自由的貿易體系。

  美國在亞洲戰略上包括對華關係上,基調是更多地分享全球化和自由主義貿易原則的益處,加強與中國等國經濟上的競爭,主動搶占主導權,並以安全戰略和價值觀為工具,防範中國崛起為具有進攻性和侵略性、不受其國際規則約束的超級大國,並在地緣政治中進行再平衡,消除區域國家對亞洲一極超強格局的擔憂。因此,歸根結底其進攻性色彩並不明顯,尤其是在安全戰略、價值觀方面。比如它對東盟有關國家作出的安全承諾,改變了以往在價值觀領域對中國咄咄逼人的態勢。

  隨著美國戰略的調整,其在亞洲的聲音和實際地位將在未來數年得到顯著增強,中國暫時無力改變美國領導世界包括區域事務的現實,因應其外交戰略轉向的最好策略是,放下安全方面的包袱,既要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衛自身,更要積極地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受到民眾的衷心擁護,維護穩定的局面,為接受美國的經濟競爭的挑戰,全面參與全球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的博弈,更深地融入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體系中提供前提和基礎。中國必須更加按照數十年來經受時間考驗的世界通行規則行事,成為全球和地緣政治的建設性參與者,在與美國充分協調下,逐漸肩負起參與領導亞洲的責任和義務。

  作者是中國非官方的外交與國際關係智庫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