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診斷

http://www.CRNTT.com   2013-02-21 08:37:11  


 
  財政貨幣政策

  文章稱,預計2013年的財政收入增長下降,最近十幾年來首次落到一位數。對比2009、2010年財政收入百分之二十幾的高速增長,一下子回落一位數水平上,說明中國的財政收入形勢有了很大變化。

  但支出更多是剛性的,由於保民生的考慮,可以預計今年需要財政支出不會下降,還會略有增長。相應的赤字增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做出部署。

  由於這兩方面造成的赤字增長,需要密切跟蹤關注。因為財政收入增長率下降,財政支出剛性所帶來的缺口如果持續多年,可能會改變通脹的性質。此前中國面臨的通脹問題相對好解決。真正有問題的通貨膨脹,往往跟以下兩個因素連在一起,一是持續財政赤字,二是工資成本輪番上漲。

  針對這一態勢延伸出來的問題,建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協調的機制,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比如社會保障,其資金的籌措、管理和使用需要愈發精細化。各國經驗顯示,財政全包和完全依賴金融機制,都不可持續;多數國家都建立了由政府、社會和個人廣泛參與的幾大支柱。其間兩大政策的配合可謂“犬牙交錯”。

  而作為彌補赤字的籌資手段,國債主要是財政政策。但一進入市場,便廣泛地進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形成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資產。這也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協調提出了新的要求。

  透視金融結構

  文章指出,貨幣供應數據上,兩項數據對比,可以揭示出當前金融市場一個重要的結構性問題。截至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有兩位數的增長(13.8%),且增速比上年末加快0.2個百分點;但狹義貨幣(M1)以及流通中現金(M0)餘額僅有一位數的增長,且增速在回落(分別回落1.4和6.1個百分點)。

  這種走勢是最複雜的情況之一:雖然中國的貨幣量很大,但是流動性比較差,能夠真正支撐的國民活動比以前小。因為M1和M0反映了企業實際資金周轉速度與經濟的活動度。說明此時中國和許多發達經濟體一樣,從供給貨幣到開展信貸活動的中間發生了障礙。當前銀行出於擔心轉貸、三角債等原因,導致有貨幣供應,但是信貸活動並沒有相應活躍起來。

  其間暴露出來的問題,很難通過單一政策解決。如果說因為貨幣緊,就增加貨幣供應,但是增加了之後流動性可能會進一步變差。今後單純貨幣政策的調控效果在下降,應該向金融市場的結構性改革過渡。

  社會融資總量的數據支持這一判斷。2012年這一反應社會總融資規模的數據增加18.6%,而其中(正規)信貸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從2008年的72%,下降到去年的52.1%,五年降了20個百分點。這說明在社會融資總量的意義上,貨幣供應其實是寬鬆的,這一部分即來自“影子銀行”等正規體系之外。國家控制的信貸,和國家不能控制的信貸之間此消彼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關注了要守住兩個底線,防範金融的系統風險和區域風險問題。針對明暗兩個貨幣市場的問題出現,有一些對策提出,要將表外業務壓回表內,場外交易壓回場內,我不同意這種簡單的看法。

  根本的出路在於加快金融改革,允許民間金融在合規情況下展開經營,從而化解系統性風險。目前宏觀經濟管理的複雜局面,更多地是由於體制不順造成的。應該先理順體制,再求政策,否則可能寬嚴皆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