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從連習會面談起

http://www.CRNTT.com   2013-02-27 09:19:17  


 
  會前,連戰特別提到此行絕非為了一黨一人之私,而是為了兩岸及下一代著想。在會面過程中,連戰提出十六字的主張: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應予肯定。持平而論,連戰的講法當然反映了他,甚至應該是國民黨的基本觀念,自然有其歷史及戰略的高度,各界應該給予最大的支持。國民黨執政當局其實應該用比樂觀其成更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和評價連榮譽主席的這次北京之行,不要將其視為私人訪問,一幅與我無關的樣子。

  關於連戰所提的十六字訣,這其中不但點出了問題的核心,也有發展順序的問題。台灣既然主張九二共識,當然其中就有一個中國的原則,台北只講各自表述,避談一個中國確實是有點避重就輕,正因為有了一中原則,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追求國家統一,但是由於統一這個字眼在積非成是的台灣現在成了禁忌,所以連戰才轉而使用融合這個看似較為中性的字眼。融合與統一之間雖然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想象空間,但其追求國家終極統一的目標仍然是一致的。

  融合、統一後的兩岸當然更能攜手合作,共同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其實這正是受盡欺凌、百多年來中國全民共同的願望,大家都想尋回歷史的光榮。中共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多次呼籲兩岸共同振興中華文明,馬英九也曾主張,壯大台灣、振興中華。既然大家目標一致,兩岸攜手合作理所當然。但是要達到此一目的,台灣各界必須首先從根本上做起,調整心態,本著愛護台灣、唱旺兩岸、振興中華的基本信念,並且進一步採取具體、有效的行動才能解決問題。

  這些年來,愛台灣已成全民共識,其實所有生活在台灣的人,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家園更為繁榮興盛,但無可諱言的是,確實有某些人和特定的政黨用此做為政治鬥爭、甚至是抹黑、抹紅對手的工具。對只要和自己理念不合的政黨或媒體動輒奉送一頂賣台的大帽子,每到選舉更是如此,但此一栽贓抹黑手法的邊際效用或將遞減。未來,如果能夠不再出現對親中賣台的虛無指控,如果沒有不負責任的唱衰評論,只要能夠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強項,台灣理當比現在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