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升級的思路、機制、路徑與破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4-25 08:30:58  


從目前來看城鎮化建設無疑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助推器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訊/真正可以作為中國經濟升級版破題的最好平台就是通過城鎮化建設重新整合人力資源、研究開發與資源配置方式。因為:城鎮化建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人力資源、研究開發和資源配置方式三者的良好結合;城鎮化建設是一項從外需驅動轉換成內需驅動的系統工程,這將極大增加中國經濟內生動力;城鎮化建設也是一個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增長差距、提高城鄉均衡增長、改善城鄉一體化發展環境的捷徑。

  思路:人為本,研先行,優制度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總經濟師仲武冠文章表示,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來源於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以及資源配置的相應規制三個方面。

  要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首先需要明確:既然要升級中國經濟,那麼升級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什麼?需要遵循哪種思想?在李克強總理看來,新版中國經濟要追求的目標就是適當提升中國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從改革開放到十八大召開,中國經濟雖然取得了可喜成績,但由於各級政府在發展考核中因為過分追求GDP,追求政績,而忽視埋下的產業結構失衡、環境污染加重等隱患。事實上,如果將中國經濟年均GDP增速扣除物價因素、環境成本、其他資源要素消耗等發展成本,真正有價值的增長速度也不過在5%左右。在失去外需驅動的作用之後,中國經濟內生動力亟待提高。那麼,這種內生動力究竟源於何處?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來源於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以及資源配置的相應規制三個方面。

  強大的經濟內生動力來源於 “以人為本、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式,也來源於科學、高效與自我積累的科學研究模式,更來源於良好的市場配置資源機制。而這種內生動力合理組合模式的根本恰恰就在於一國必須具備一種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而不是工程化、項目化的發展思路。以往中國因為外需驅動經濟動力較強,對內生動力合理組合模式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要保證中國經濟優良升級,從主導思想上來說,要遵循九個字,即“人為本,研先行,優制度”。首先,所謂“人為本”就是要通過強調素質教育讓全國人民得到終身受益的知識,扭轉目前大學教育過分強調職業培訓、理工為本的思路,要塑造大量具備全面素養的知識分子,讓更多知識全面、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在社會建設中擔當重任。其次,所謂“研先行”就是政府政策制定與決策部門在制定或推行一項新政策之前一定要投入一定的研究資金,比如整個事業投資的30%以上資金作為研究經費。只有通過提高研究與開發經費才能保證中國經濟獲得可持續創新動力。目前,中國科研經費中很大部分沒有真正投入到研究上,相反是被用於獲取科研項目以及通過科研項目驗收評審上,這是導致中國科研投入低效的主要原因。第三,所謂“優制度”就是要真正建立並理順有利於發揮人力資本與科學研究的各項政策制度,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對許多規章制度進行了改革,但是制度優化並沒有常態化,制度已經難以緊跟迅速變化的現實。因此,要實現中國經濟的升級,就必須在人力資本與科學研究兩方面制度上大力優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