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沒有“地震局”的地震之國

http://www.CRNTT.com   2013-04-28 09:47:37  


   
地震監測站密布全國,消息傳遞迅速 
 
  日本氣象廳建立了由約200台地震儀組成的地震觀測網絡,與地方氣象台共同承擔地震監測職能、發布預警信息

  氣象廳對內陸及其周邊海域發生的地震和火山活動實行24小時監測,並及時發布海嘯預報和及時公布地震、火山信息。氣象廳地震火山部開展的業務工作是:及時發布地震的震源、大小(震級)以及各地的烈度等地震信息;海嘯預報;東海地震預報;發表震源等地震觀測成果(日本地震數據目錄)。此外還開展支撐上述業務工作的技術開發和調查研究等。

  這些業務工作除由氣象廳的地震火山部、所屬氣象台、沖繩氣象台和地方氣象台承擔外,鬆代精密地震觀測室和氣象研究所也在分擔。日本氣象廳所屬的地震台站和日本防災技術所的地震台網組成了世界上最密集的地震觀測網, 相當於每隔7- 10km就有一個地震台, 具有很好的實施地震預警條件。例如,為了監測地震活動,日本氣象廳建立了由約200台地震儀和600台烈度儀組成的地震觀測網絡。截至2012年3月,日本主要依靠氣象廳的235處地震儀和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設在全國的850處高敏感度地震觀測網來發布緊急地震速報。地震觀測網絡同時還負責收集由地方政府和“國家地震研究及災難防控所”(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arth Scienc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NIED)管理的3600多台地震烈度儀產生的數據。收集的數據會被實時匯總到“地震現象觀測系統”(Earthequake Phenomena Observation System,EPOS)位於東京的總部和大阪地區地震觀測站。

  日本氣象廳在地震時通過媒體直接發布地震相關信息,“3•11地震”發生後15秒,電視、廣播等媒體即發出公共預警

  日本氣象廳在2007年宣布從10月1日起, 建成了“大地震預警系統”,開展地震預警服務。地震發生時,日本氣象廳會直接發布關於地震震中、震級和觀測到的烈度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是通過對震中附近的地震儀獲取的震源、震級以及波形等信息進行快速分析得出的。如果烈度大於“3”,氣象廳會在半分鐘到一分鐘內發布一條“地震烈度信息報告”。報告經由專用線路傳送至防災部門,並通過地方政府和媒體傳達給公眾。

  日本廣播協會NHK開發了“緊急地震速報”發布系統,通過專線和日本氣象廳相連,接收到日本氣象廳的地震預警信號後,立即把警報轉發給NHK在日本各地的電視台。這個系統自動生成可以在電視插播地震預警的圖像和警報聲音,電台也可以中斷正常播音,播發語音警報。根據日本氣象廳資料,“3•11地震”中,日本氣象廳於震後12秒(監測到地震波後5.4秒),針對專門使用者發出第一次預警,震後15秒(監測到地震波後8.4秒),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發出公共預警。使距離震中130公里的仙台市的市民有20秒的應對時間,而距離376公里的東京市,更有超過40秒的應對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