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毅為何首提台灣問題處於可控狀態?

http://www.CRNTT.com   2013-09-22 09:13:53  


 
  直到陳水扁大搞“台獨”分裂活動,踏破了美國的“紅線”,美國才轉為向台灣施壓,形成“中美共治”的新態勢。但是,也僅只是在政治範疇而已;而在軍事範疇領域,尤其是在對台軍售方面,美國卻絲毫沒有放慢手腳,相反還變本加厲,在“質”方面突破了《八‧一七公報》所確定的只限於防禦性武器,及其性能不能超過《公報》簽署時的水平的規定。馬英九上台後,除了是在兩岸關係領域上,作出了與陳水扁的“台獨”分裂路線完全不同的“不統不獨不武”承諾,讓美國完全放下心來之外,也在對外事務上實行“外交休兵”,使得台海局勢大為緩和,美國才轉為較少在政治領域干涉台灣事務,但仍向台灣出售高端武器,沒有執行《八‧一七公報》。當時出任國台辦主任的王毅,就曾多次就美國對台軍售提出交涉,並親自赴美傳達中方的關切。

  直至去年二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美,兩國關係才開始轉向積極、全面、建設性發展,並逐漸就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達成共識。今年三月十四日,在習近平主席應約與奧巴馬總統通電話時,奧巴馬表示將“繼續推動美中關係沿著正確的方向穩定向前發展,努力構建基於健康競爭,而非戰略博弈的新型大國關係”;而習近平則強調“相互尊重、擴大合作,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係之路”。清楚顯示了兩國形成都充分認識到,儘管兩國存在很大差異,也有不少分歧,但在當前兩國發展的重大轉折面前,兩國更有著重大的共同利益。正是在這一基礎上,促使奧巴馬政府接受了中美發展新型大國關係的理念,並且開始了與中國的共同努力。為此,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分量減輕,對中美關係的干擾也逐漸減少。

  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今年八月訪美時,國防部外辦主任關友飛曾透露,“奧習加州農莊會”和常萬全訪美時,中方都提議,如果美國停止對台軍售,中方可考慮調整對台軍事部署;中方還建議雙方組成工作組,討論如何解決對台軍售、美機抵近偵察、歧視性法律等妨礙兩軍關係發展的三大問題。儘管後來美國官員和學者均聲稱美國對台軍售政策並沒有改變,但卻沒有否定中美雙方確曾觸及了這個核心問題。

  而美國國務卿克里今次在與王毅的會談中也強調,美中建立新型關係要基於務實合作,建設性管控分歧,避免落入彼此視為戰略對手的陷阱。新型關係重要的內容是,雙方要承諾接觸,就敏感問題,特別是那些有分歧、可能因誤解導致誤判的問題展開坦誠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