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4年“兩會”前瞻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08:32:22  


 
  二、落實推進改革

  文章指出,2014年是全面落實三中全會確立的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推進改革無疑是本次兩會最大的關注點。從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達的信號看,國退民進是當前諸多改革措施的指向,也是消費率上升的後果之一。體制改革的推動和落實將體現在兩會通過的法律條文修改和代表提出的議案、討論等方面。

  目前中央推動政府部門簡政放權,實質就是減少各級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反腐等改革將在兩會後更趨制度化和長期化,短期看對投資和消費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長期看有助於激發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實現增長結構的優化。打破國有企業壟斷和降低民營企業准入門檻的改革也將有利於民間投資增長。預計兩會在簡政放權方面將集中討論如何通過規範化的制度建設保證中央下放的行政審批等權力有效回歸市場主體,而不是被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團截留,杜絕“先放再抓、邊放邊抓”的改革怪圈。

  金融領域的改革方面,預計利率市場化將穩步推進,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確立,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步伐有望加快。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相配合的是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近期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超出預期,背後有資金流動的變化,也反映了央行在外匯市場幹預的減少,預計匯率的雙向波動增加將是新常態。另外,預計民營銀行牌照的發放將在兩會後有所突破。

  在放鬆價格管制的其他方面,三中全會強調市場化改革,形成有效反映真實效率的價格機制。預計資源產品、基礎設施、准公共品(如教育、醫療)等重要的價格改革措施在拖延多年後,將在2014年兩會後全面鋪開,其中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和環保稅的設立近在眼前。

  國有企業改革方面,重點將從過去對國企管理方式的關注轉移到國有資產配臵的優化上,一個重要的實現方式是設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預計兩會後國資委主導設計的全面深化國資改革方案將出台,該方案將對本輪國資改革的目標、重組方式和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國資管理本身的改革模式做出明確界定,為兩會後各地方根據自身情況推動國有資產改革掃清制度上的障礙。至於中央所屬國資改革的具體路徑,則可以參照中石化近期的改革方案,重點將是推進混合所有制,劃撥一定比例的參股權給予社會資本。

  年前與經濟工作會議套開的城鎮化會議提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並出台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落實和完善區域發展規劃和政策,增強欠發達地區發展能力。日前的政治局會議則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預計新型城鎮化概念將再次成為兩會熱點。新的城鎮化規劃將著重強調城市布局的調整,提出發展若幹城市群的概念,如能實現,有助於增強吸納農村人口、特別是安臵已在城市就業但戶籍仍為農村的轉移人口實現“二次城鎮化”。隨著新的城鎮化概念提出,城市間和城市內部軌道交通、節能環保、供氣供水和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投資空間將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城鎮化規劃可能在已經被比較充分討論的戶籍、土地制度、城市建設投融資方式改革之外,再提出保證城市間人口自由流動遷徙的體制機制建設,我們理解這將有利於打破地區間的分割和壟斷、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

  兩會期間,討論許久的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可望得以明確,房產稅擴大試點和推進立法也涵蓋其中。預計該機制將改變過去單純通過抑制需求控制房價的調控思路,轉而通過擴大土地供應和普通商品房供給的方式,從供需兩個方面消除房價上升的壓力,有利於控制房地產泡沫。土地改革方面,預計兩會將延續推進全國土地盡快完成確權、保證農村集體土地轉讓同權同價、鼓勵各地盡快建立土地經營權交易市場平台的思路,在這些工作完成前暫不會提出更為激進的改革設想。修訂土地法等根本大法、進行更廣意義上的“土改”任務,則有待於目前在各地自主進行的土地管理交易制度實踐總結和更充分的路徑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