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瑞士銀行不保密,貪官末日?

http://www.CRNTT.com   2014-05-08 15:58:45  


 
  要想順勢反腐敗,需要主動尋求反貪國際合作

  要想追回貪官轉移到國外的資產,關鍵就在於要去查。這次瑞士銀行因稅務開放賬戶信息,即便與貪腐本身關係不大,但正如學者陳在田所言:各國經驗表明,嚴查偷漏稅行為,就可以從中發現大量貪腐線索。網上曾流傳,在反腐壓力下,一些貪官將財產轉移到了瑞士銀行。這些消息此前無法核實,現在則可以利用稅收信息自動交換等機制,調查、打擊國內一些貪官、富人的偷漏稅乃至貪腐犯罪行為。

  但前提是,中國反腐當局會主動利用這個機制。而目前還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跡象。

  更進一步的啟發:反腐說不定需要中國版FATCA

  這次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的終結,最大的啟發其實在於,對那些可能為貪官提供庇護的外國機構,不僅要尋求協助,更可以對其施加壓力,事實上也完全有理由向他們施加壓力,畢竟,這些貪腐分子存在外國機構的財產,所有權是中國人民。數百年的傳統,只要是非正義的,照樣有可能會改變。

  而目前中國當局的海外反腐策略,目前還停留在發通知的階段。如去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包括:子女移居國(境)外、從業、個人收入、房產、投資等。又如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該辦法新增的一條規定,要求擁有海外金融資產、負債的中國居民個人,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申報相關情況。

  但這種自律性質的通知、決定,比起霸道的、直接向外國金融機構施壓的《海外賬戶納稅法案》(FATCA),威力顯然不是一個量級的。要想真正的反腐,中國版FATCA或許是一個好選項。

  結語:瑞士銀行不再保密,這是中國進行海外反腐的一個好時機,但更重要的啟示是:反腐要主動重拳出擊,也要在制度上動動腦筋。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4-05-08 第2787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