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通過六億選票實現“政權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0:21:50  


 
  童年時曾去火車站賣茶的莫迪,以自己 “從襤褸到衣錦”(rags to riches)的發跡故事感動選民。他誇耀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長10% 的“古吉拉特發展模式”與自己14年的執政經驗。他嘲笑說,“平民黨”領袖克吉利瓦只有49天,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一天也沒有。

  每次群眾大會都有充分準備。他先用當地語言講話,再用印地語、摻雜點英語。他到哪兒講演就拿古吉拉特州的政績與當地比較,他問群眾:“你們停電多少時候?” “古吉拉特州是一天也不停電的。”這種對話震動長期被停電困擾的各邦群眾與企業界。

  他向巴基斯坦與中國挑戰,把國大黨政權的外交政策說成“軟肋”。他每次講話總是突出兩點:一、發展;二、印度第一。他說,這次大選是印度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民主的勝利。講完後就像印度教集會結束那樣帶領群眾高呼“印度母親萬歲!”

  人民黨素來比較“土”,國大黨比較“洋”。莫迪表面上看起來也很“土”,但他注重高科技,這次競選中採用的“3-D集會”就是把他在古吉拉特邦內政治角逐中取得的經驗加以改進。他仿效奧巴馬競選總統時大力利用“社會傳媒”,設立專門網絡(包括推特、面簿、視頻網站YouTube),拉胡爾·甘地卻不用這些現代工具。

  選民從互聯網上可以讀莫迪的 “博客”,從YouTube上可以看採訪莫迪的錄像。莫迪跟經常上網的選民交流。他的言論精簡而犀利:“我們容忍失敗、腐敗、犯罪已經長達六十年”、“人們對虛偽的諾言已經厭倦”、“改變的時刻來到”、“恐怖使我們分離,旅遊使我們團結”,這些話在選民中取得共鳴。

  當選為人民黨的總理候選人、全權主掌黨的競選活動後,65歲的莫迪站到印度少壯派的一邊,讓黨的許多元老靠邊站,大力啟用年輕一代新人。他在競選活動中針對印度有志青年,鼓勵他們實現印度夢。他說:“我們要創造一個印度開國元勛感到驕傲的印度”。

  中小企業及商界一直是人民黨的基本群眾,這次非工商界的“中產階級”也入圍了。他們手中都有“社會傳媒”工具,變成莫迪的義務宣傳員(和奧巴馬競選總統時情況相似),這也是莫迪能夠滲透地方性政黨勢力強大的各邦的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