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部長更替後的環保新政

http://www.CRNTT.com   2015-05-05 06:41:13  


 
  與此同時,多頭管理也容易造成監管真空和互相推諉。根據現有立法,海洋污染由海洋部門主管,陸地水污染則由環保部門主管;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由國家發改委主管,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由環保部主管;對於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國土資源部負責監測、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水利部負責指導地下水的水量、水質監測,而環保部則負責擬定并監督實施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而在環境問題公共事件發生時,環保部門往往成為衆矢之的,這也讓環保部感到“無辜”,前任部長周生賢就曾表示:“我聽說世界上有四大尷尬部門,中國的環保部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讓環保部不再是最尷尬的部門,這將是陳吉寧要破解的難題。

  2015年3月30日,環保部否決了三峽集團公司的重慶小南海水利樞紐工程環評報告。批複明確提出:“你公司及其他單位不得在向家壩水電站壩址至三峽水利樞紐庫尾長江幹流河段和支流岷江、赤水河河段等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再規劃和建設小南海水電站、朱楊溪水電站、石硼水電站及其他任何攔河壩(閘)等涉水工程。”盡管環保部與“小南海”的角力已經持續了10年,但是鬧出大動靜還是第一次。相關官員和參與立項的專家紛紛以小南海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審批的項目為由表達不滿。據媒體報道,發改委的一名官員更直斥“對經包括環保部門在內的國務院審批的規劃,如發現有重大問題,應遵守的程序是向國務院報告并提出意見,由國務院綜合決策。而不是不講政治規矩和行政秩序,直接向媒體邀寵”。

  這場博弈如何走向,法律還是政治優先,將是對環保新政的一次考驗。

  “未來的博弈格局應該會有一些變化,不是說環保部門的權力增大了或者央企、國企怕了環保部。以‘小南海’事件為例,環保部這次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向公衆及時公開,相應來講,發改委、重慶市政府以及三峽集團的壓力就會增加。環保部要把一個事情做好,必須做到讓公衆了解和參與,才能獲得公衆的支持。”汪勁分析道。

  最近,環保部公布了關於環境保護公衆參與辦法的征求意見稿,首次對公衆參與的概念和範圍作了明確界定,公衆有望參與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及時公開信息、擴大公衆參與,顯然是在權力和利益格局不會有重大改變的框架內,環保部門最能够下功夫的地方。而以法治思維取代政治考量進行環境治理,同樣有賴於執政黨對“全面依法治國”施政理念的深度推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